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截至今年10月,全区登记内资企业已达2.6万户,比去年年底增长14.2%……淮阴区将继续坚持“加减乘除”并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服务速度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能有多快?位于淮安高新区的江苏鑫腾盛用3个月的全速“冲刺”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淮阴速度”。

  计划投资1亿元,厂房面积8000多平方米,专注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制造。该项目于2024年7月11日成功签约,到10月11日的全面投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这样的‘神速’离不开当地的投资环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江苏鑫腾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帅点赞项目建设的高效。

  作为全市首个单体投资超2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自落户淮阴区以来,各环节不断刷新的“中天速度”成为淮阴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今年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截至目前,一厂已全面满产,二厂、七厂已竣工,预计明年4月前满产,六厂已开工建设,三厂五厂将在明年如期开工建设。

  为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快速落地,淮阴区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拓展应用“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模式,推动更多审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深化领导挂钩帮扶、为企服务专员机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

  “减”审批流程

  “没想到仅凭一张身份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到30分钟就取得了营业执照。”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王宇准备和朋友合伙开个餐馆,“真的没想到现在办营业执照这么方便,只跑一次腿,家乡的营商环境真的是太好了!”王宇对淮阴区政务大厅便捷、高效的办事效率连连称赞。这是该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淮阴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市数据局指导下,积极推进“一件事”各项改革工作。目前,淮阴区已开展“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 ”“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自然人、创业者、投资兴业者三类一件事,共计100个事项,办件量约6万件。

  “乘”发展大势

  日前,淮阴区报送的《“服务+监督”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案例荣获第一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三等奖。

  近年来,淮阴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全力推进政务服务迭代创新、提速提效。从“只进一扇门”到“一次不用跑”,从“一窗通办”到“一网通办”……同时借助“监督护航·助企敢干”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监督一点通等平台;制定出台《淮阴区“办不成事”事项管理办法》;深化“出门代办”工作机制,打造“项目审批服务会客厅”品牌;创新开展“三问”活动;开展涉企“邀约式”执法检查……

  “下一步,淮阴区将进一步紧扣‘数字优政、数字惠企、数字便民’目标定位,加速推进业务数字化、运行智能化、服务高效化,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淮阴区营商办副主任杨超说。

  “除”不良作风

  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淮阴区以改进干部作风为抓手,去除不良作风,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近年来,淮阴区集中开展了“三治一清”专项整治,坚决向群众的“烦恼”、企业发展的“掣肘”、服务的“梗阻”等突出问题“开刀”。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0余批次、推动解决企业群众反映事项187个、下发交办单(函)65份、印发通报(简报)32次、问责80余人,其中科级干部近20人,实施容错纠错48人。

  科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形区别对待、妥善处置,有效防止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现象。综合运用“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信访举报体系,认真受理处置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推动各部门优先受理、优先处置、重点督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聚焦案件中暴露出的党员干部破坏市场交易秩序、损害营商环境等问题,拍摄警示教育片并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分层分级观看。

  “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如今,在淮阴这片热土上,优化营商环境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向前推进,培育营商环境沃土,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王兵 杨超 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