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第十一届)江苏互联网大会在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网联新质生产力 数写发展高质量”,来自政府、行业和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安全及新兴技术的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1994年我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来,江苏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广袤的大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近年来,江苏各地、各部门深入实施网络强省战略,加快建设网络强省迈出新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力
通信网络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江苏有6000多万网民,网络已融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延伸到各生产领域。
1995年,江苏率先开通面向公众的互联网接入服务;2004年,江苏在全国首个启动全光网络建设;1997年,江苏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2007年,实现全省行政村“村村通宽带”;2023年,实现全省“村村通5G”。
截至2024年9月,江苏全省5G基站数量超过28.95万个,IPV6活跃用户超过6300万。通过统筹推动“5G强省”“光网强省”“算网强省”“应用赋能强省”建设,江苏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网络“底座”。
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高校众多、科研院所集中、新兴产业基础好优势,致力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构建起以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为核心,30余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干,太湖、钟山、云龙湖等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矩阵,解决了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紫金山实验室在未来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发布了多项全球首创的原始创新成果,建立了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江苏本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了力量。
同时,江苏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力求实现网络部署各环节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数据的全域贯通与协同。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探索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江苏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的创新。
围绕“1650”产业体系,江苏通过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践,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以智慧小区、一网统管等数字化应用为例,江苏的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都因科技的应用而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汇通达、同程旅行、焦点科技、企查查等一批企业也在这一过程中乘势而上,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引领江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23年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11.4%。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江苏数字经济的蓬勃生机,也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网络安全筑牢防护屏障
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江苏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构建起坚实的网络防护屏障。通过加强行业治理、提升保障能力、创新安全服务及筑牢反诈防线,江苏全面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替代稳步推进,数据出境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工业信息安全“一网一池一平台”的功能持续完善,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有效保障了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为公众的网络生活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江苏的网络安全战略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体现在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通过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全民防范能力,江苏在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的同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在数智化浪潮下,江苏正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张本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