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江阴法院举办2024年青年法官论坛,论坛主题是“案例培育与编写”。江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晓燕,无锡中院研究室张圣斌主任、宋婉龄同志出席。此次青年法官论坛由江阴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陶晓东主持,江阴法院青年法官成长研究会会员以及近三年新进公务员(法官助理)和研究室全体成员参加。

  论坛邀请了四位在案例工作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为干警分享案例培育及撰写的方法技巧。在案例写作亦或审判执行工作中,相较于资深法官而言,青年法官、法官助理的观点虽未必成熟,但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最有锐气和激情的探索阶段,需要亦值得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新入额法官和法官助理代表依次发言,畅谈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无锡中院研究室宋婉龄同志从案例类型、案例发掘和入库案例介绍三个方面作指导,提出案例选取应把握新型、典型、热点三个要点,从案件审理讨论、宣传报道和其他工作任务中进行发掘。在案例编写上,宋婉龄同志围绕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体例格式及裁判要旨作重点辅导,提出裁判要旨撰写要“不照抄已有规定;不脱离或背离案例;不要过于具体,应抽象出裁判规则;不要多而全,应着眼于有指导价值的点”四点建议。

  无锡中院研究室主任张圣斌对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的分享作出点评,他提出,大家的发言有深刻感悟、有精彩心得、有实战方法、有卓越成效。同时,张主任对江阴法院近年来调研工作特别是案例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了肯定,并就进一步做好调研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有“重调研”的认识,调查研究是法院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法官提升专业素养的必要技能;二是要有“大调研”的格局,统筹抓好案例、学术论文、调研课题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精品调研成果;三是要有“愿调研”的机制,激发干警重视调研、愿意调研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调研氛围;四是要有“善调研”的队伍,特别是青年干警要充分利用青年法官论坛等平台,在多学多写多练的实战中不断提升调研能力;五是要有“爱调研”的情怀,在集中时间学深学透、集中精力攻克具体问题,并最终形成调研成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江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晓燕提出,青年干警在调研工作中要掌握“三种能力”:一是要有典型案件的发现能力,往往好的来源比好的写作更为重要,要走好案例写作的第一步;二是要有裁判文书的撰写能力,裁判文书写好了,案例就已经成功过半了,一篇优秀的裁判文书要求文字精炼、表达精准;三是要有疑难问题的调研能力,学会在提炼争议焦点、归纳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探寻答案,调研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陆院长鼓励青年干警要在勤于思考、注重过程、终身学习三个方面下功夫,珍惜机会、持之以恒、见贤思齐,养成深入挖掘内在规律的良好习惯,在不断尝试中提升自己,享受案例写作的过程。最后陆院长勉励大家要学会等待,厚积而薄发,在提升能力、积蓄实力后定能成长成才!(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