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溧水区深化为老助餐提升,着力打造“餐饮中心+助餐点+配送队伍”三位一体的“设施布局+服务网络”老年人助餐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形式多样的为老助餐服务,切实增强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依托现有资源改建一批、支持社会力量拓展一批、因地制宜适当新建一批”的思路,溧水区民政局、镇(街)、村(社)三级发力,统筹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存量闲置资产、社会餐饮经营主体、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等4类资源,加大为老助餐点建设力度,推动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目前全区已建立中心厨房8家,自建厨房助餐点83家,不仅满足点上老人助餐,同时向自然村(小区)延伸,在提供定点配餐的同时,为特殊困难老人开展送餐服务,日送餐量约500份。其中,永阳街道工农兵社区依托中心厨房开展“物业+养老+助餐”,创新送餐模式。
为打破为老助餐点自我供血能力不足,全部依靠财政投入或社区集体资金支持的制约瓶颈,溧水区推动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探索推广“区域配餐+市场”相结合的为老助餐模式,提升运营企业的自我供血能力。永阳街道恒大和戴家2个“社区食堂”发挥小区配套社区公共设施,采取阵地换服务等方式,开办社区级综合性食堂,满足老年人助餐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助餐量约90人;同时主城区依托已有的多禾馅饼、鑫源、万家灯火等餐饮企业的助餐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鸿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洪蓝街道站点)为老助餐点正在逐步转型“全龄友好”食堂,提升服务品质、拓展市场能力。
另外,为提升助餐服务覆盖率,优化互助养老模式,溧水区加大养老互助睦邻点建设力度,多样化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全区已建成配餐养老互助睦邻点11个,以互助为主,依托中心厨房、社区食堂或者餐饮企业配送为辅,逐渐延伸助餐服务。白马镇大树下村还成立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低龄老年邻居等人员组成的“爱心送餐队”,让部分老人们足不出户在家都能吃到温暖又营养的“爱心午餐”,切实打通为老助餐“最后一百米”。洪蓝街道在天生桥社区山南自然村探索“慈善+助餐”运营模式,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设立“一元”早餐,每卖出一份“一元”早餐,捐赠10%给慈善工作站,用作关爱困境儿童、政府养老扶助对象等其他公益用途,成效明显。
针对部分助餐点仅能提供为老助餐服务,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溧水区试点将为老助餐点打造为群众议事、文化娱乐的资源共享室,截至目前,163家为老助餐点中有136家具备文化娱乐和群众议事功能,既能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又能给老百姓提供议事娱乐场所。特别是白马镇白龙村为老助餐点作为“交邮快供”点,深受老百姓欢迎。
溧水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溧水制定了区级养老服务机构星级食堂评定实施办法,围绕为老助餐点主体责任、服务资质、原料控制、食品留样等12个方面,持续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食堂评定,实行优胜劣汰,不断提升为老助餐点服务质效。为更好地解决市民卡、二维码刷卡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全面推行点上助餐人脸识别、实现“刷脸吃饭”;送餐上门NFC芯片识别、实现“安芯就餐”。目前全区正在4个为老助餐点进行试点“刷脸吃饭”,NFC芯片信息绑定过程中。另外,建立运营单位、镇(街)、区三级审核机制,通过各类养老服务大数据实时比对,定期开展实地核实走访,不断加大为老助餐服务监管。(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