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纪念首个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创办110周年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启用大会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礼堂举行。
会上,与会嘉宾及师生代表共同推动滨江校区启动杆,一同见证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正式启用。
“百廿峥嵘追梦路,初心如磐启新程”“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校党委书记王春春在致辞中回顾了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我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之一,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奋进的122年光辉办学历程。他感谢各级领导、学界同仁和各界朋友对学校的倾力支持,感谢为学校建设发展付出心血的前辈、校友及全体师生的齐心协力与奋发有为。
王春春指出,学校将以滨江校区启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勇担强国建设重任;以更加坚毅的奋进步伐,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务实的校地合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助力南京“现代化城市样板”和“三区一平台”江北新区的高质量校地合作新标杆。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在讲话中表示,学校将赓续光荣办学传统,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合力,奋发有为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使滨江校区成为南农精神薪火相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天地;成为推动现代农科建设,培养未来人才的新阵地;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高地。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希望南京农业大学扛起助力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双重使命,立足启用滨江校区的历史新方位和120余年办学的厚重积淀,建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师资;希望全体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同学们厚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他表示,江苏省教育厅将与学校共同汇聚推动江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的磅礴力量。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希望南京农业大学与江北新区共同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创新前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共同投身新质生产力火热实践,打通研产贯通路径,携手点燃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共同加强高水平校地融合发展,瞄准国际一流目标,携手展现青春活力的新气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回顾了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渊源深厚、血脉相连的校史情谊。他期待两校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一流大学一流人才自主培养新机制、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体制和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治理新模式,自觉肩负起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担当,共同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从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学习、工作经历谈起,对滨江校区的启用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今天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时刻,滨江校区的正式启用将促进学校更高起点办学、更高质量育人、更高水平创新,是学校昂首阔步走向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曲福田希望学校全体师生进一步增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形成多校区办学格局创造更多机遇。他期待学校在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厦门海天网络董事长银燊平结合自己在学校学习工作时的感悟作分享。他表示,滨江校区的启用,是母校建设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新起点上,作为校友代表,将积极团结校友,为母校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
“心之所思,国之粮仓;情之所系,父母之邦……诚朴勤仁,南农品质;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现场,学校师生代表齐聚舞台献词,共同抒发新时代南农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作为、彰显风采、贡献力量的铿锵情怀,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学院揭牌仪式。据介绍,学校将进一步探索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学科交叉新模式,努力将智慧农业学院打造为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新特区。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兄弟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政府单位、行业企业代表及南京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参加大会。
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坐落于长江之滨——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与浦口校区同处长江北岸,同玄武东郊紫金山南麓的卫岗校区相呼应,形成南农“依山傍水”办学新格局。滨江校区东邻五桥、南面长江、北眺老山,总用地面积约2524亩,总体规划建设各类办学用房126万平方米,一期建设各类办学用房约78万平方米。今年暑期,学校12000余名师生正式搬迁至滨江校区,开启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赵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