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院20周年大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近100所科研单位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欧名豪,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凤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吴建南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吴宝海主持。

20年来,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终坚持“扎根祖国大地做学问”的根本宗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杨桂山希望学院承前启后,在学科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继续作出表率,为河海大学增光,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事业贡献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刘西忠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会上,张翼回顾了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取得的可喜成绩,对河海大学社会学团队为中国社会学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肯定。他期望与河海大学及其社会学研究团队建立更紧密的学术合作联系。

欧名豪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院20年来,围绕“国家水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流域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服务了国家工程建设,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希望学院立足优势和特色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欧名豪说。

卞正富表示,学院在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他期待未来两校能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河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在移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人口老龄化与迁移流动等研究领域形成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会上,马凤芝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吴建南认为,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也为我国同类学院的教育和发展树立了榜样。他期待同所有兄弟院校们一起,携起手来,深化合作,不断拓宽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会上,教师代表黄涛珍教授和施国庆教授、校友代表新开发银行首席环境社会学家肖建良博士、学生代表2024级社会学博士生张安若等分别发言。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作学院发展报告。他系统回顾了建院20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成绩,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拓展国际化合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举行了学院发展杰出贡献奖、特殊贡献奖以及荣休教师的颁奖仪式。陆国宾为所有获奖老师颁奖。

活动中,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宋林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大学教授张雷分别做了主旨报告。随行举行了“新时代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战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共治理创新”两个圆桌论坛。

据悉,本次“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共设置七个分论坛,聚焦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与会专家们围绕各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创新贡献智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案。(李南丹 报道员:杨琦 潘霄想 程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