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泰兴市委老干部局打造“老干部+”临时党支部,发挥老干部在老年群体中的“关键少数”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理念,把老龄党员广泛组织起来。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以“1+2”模式为主的离退休干部临时党组织和党建联盟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老干部+”临时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在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原单位服务管理不变的前提下,以老干部为核心力量,动员“五老”中的党员、退休(退职)老党员加入“老干部+”临时党支部,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村老年人群骨干力量。
目前,全市建有“老干部+”临时党支部294个,涌现出“银杏树下”“英雄故里夕阳红”“霞满天”“墨香西郊”“老龙河畔”“晚晴溪上”“银耀郭寨”“暖心浩堡”等一批亮点纷呈的“老干部+”临时党支部特色品牌,促进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全覆盖、高质量。
推行两张清单,让党建活动丰富起来。明确“老干部+”临时党支部隶属村党组织管理,接受乡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指导,既可与村党组织联动开展组织活动,也可独立开展主题式的学习活动。“固定清单”党建引领添动力。把党章党规等学习列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清单,推动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特色清单”学思践悟添活力。摸排了解“老干部+”临时党支部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准确把握需求,总结提炼兄弟市区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为基层银发骨干量身定制培训菜单,让银发人才队伍更加规范、学习活动开展更加丰富,推进“老干部+”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发挥三个优势,将支部党员余热激发出来。发挥“老干部+”临时党支部星罗棋布、老同志扎根群众的优势,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发挥政治优势,聚焦红色文化、政策宣传,组建红色宣讲团,老同志们以分享自身经历、微党课等方式,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开展宣讲。发挥经验优势,引导老同志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献智出力。老科协“老干部+”支部党员破解蔬菜连作产生技术难题,助力新街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菜农一季增加收入500多万元。宣堡镇组建12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围绕镇村规划、村集体经济形成调研报告、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全镇花卉苗木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发挥威望优势,鼓励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健全“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服务评单”四单工作机制,引导老同志做群众身边的“12345”。黄桥镇江堡村组建“老娘舅民调协会”临时党支部,帮助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