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常州市武进区发布“阳湖有礼”区域公用品牌。该品牌是一个覆盖全武进、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矩阵,包括阳湖粮心等域内多个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
近年来,武进区已逐步形成了东南部果蔬、中南部稻麦、西部花卉苗木、环湖水产养殖、城郊一二三产融合等产业布局分明的五大农业产业片区。在品牌强农战略的引领下,武进区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强化培育、扶优扶强”原则,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逐步建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绿色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武”字号农产品品牌梯队。现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99个。“科丰”牌葡萄等5个品牌入选江苏省农业品牌目录,“立华鲜”入选苏垦杯江苏省知名品牌30强,“太湖雪堰”牌银鱼等27个品牌入选常州市农产品品牌目录,“阳湖果品”、“夏溪花木”入选常州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阳湖”水蜜桃产业成功打造成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去年开始,武进区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发展调研,着重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的乡村融合发展体系,高度关注品牌打造和供应链搭建在乡村融合发展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指导区农业协会注册了“阳湖有礼”区域公用品牌,该品牌由区农业协会授权常州阳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运营和推广。“阳湖有礼”品牌将着力于为挖掘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供应链建设、带货达人做深度链接,解决农产品滞销、农产品廉价、达人招募难、市场信任度不够、市场内卷过度等问题,架起农产品与武进、农产品与市场、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坚固桥梁。
据悉,建设“阳湖有礼”多品类区域公共品牌,将做到统一产品开发。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突出水蜜桃、大米等特色单品,统一包装和价格体系,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市场竞争力。以端午、中秋、春节为主题,整合域内农产品资源,开发阳湖有礼农特礼盒,策划多样化产品组合,满足消费者节日送礼需求。以武进三农为主题,推出武进乡村大富豪、乡村IP小挖鸭手办等农创产品,将品牌特色和品牌文化以更具趣味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拉近年轻消费群体距离。
统一品控管理。出台武进本土农产品地方性生产标准,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从种源、土地、种植、加工等方面构建生产标准体系。完善“阳湖有礼”品牌农产品品控体系,立足资质审查、基地审核、样品测评、卖点审核、生产跟进、售后处理等六大环节,对合作基地进行飞行检查,做到品控监督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
统一平台推介。持续巩固“武进农家”视频号播放量超300万的推广成效,以“湖小妹”视角,深入展示武进农业、农村、农民。持续完善供应链环节,优化线上平台,搭建微信小程序商城,打通小农户宣传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流量变现”,为小农户线上销售解决现实难题。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用房打造富有当地农业特色的“吾家小院”,线下体验“阳湖有礼”品牌,助力城郊农业发展,实现产村融合目标。
统一渠道对接。跳出传统公域销售模式,改变低价销售思维,引入“益百汇”“平安好车主”等私域销售平台,利用私域平台客户黏性高、复购率客户净值高等特点,打造精品农产品销售矩阵。不定期邀请私域销售商参观生产基地,优化全过程销售模式,提高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信任度,助力武进农业品牌市场业绩显著提升。
统一融合发展。在“阳湖有礼”多品类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基础上,引入农文旅研学团队,推出“乡悟dei主理人计划”系列活动,将农业产业与和美乡村进行联合推介,让学生和家长亲身体验田园生活,感受农耕文化魅力。结合武进乡村IP小挖鸭,探索开展小挖鸭乡村欢乐跑活动,做好“农业+”产业延伸,扩大潜在消费群体,促进产村融合,助力农民美好生活。
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勤东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阳湖有礼”多品类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对如何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提供了思路,为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和乡村多元价值挖掘提供了办法。武进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内容,发挥在地文化优势,落实产业政策,利用好市场运作手段,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民致富增收作出应有贡献。(苏舟 张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