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品质卓越的城市,必然也是一座实力强劲、近悦远来的城市。如今的宜兴,不仅有三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而且有内畅外达的综合交通网络;不仅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资源,而且有处处皆可行、所见皆风景的城乡风貌;不仅有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务,而且有光彩熠熠的“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这样的中国陶都,怎能不令人向往?

  优化服务 擦亮“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

  “真是太方便了,只用了一个小时就领到了新的营业执照。”日前,宜兴市撒顶佬水产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杰在宜兴市民中心通过直接变更登记的方式实现了“个转企”,且新成立的企业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原有个体工商户的统一信用代码、银行账户、商标及商业信誉等信息。

  近年来,宜兴始终聚焦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如今,宜兴市通过实施“智慧登记、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举措,实现新设企业0.5天办结率98%以上;开通省内首条12345“企业开办”服务专线,实现企业诉求的一号连通、一键直达和即时办理;在无锡大市首推“一业一证”改革,深化“一业一证”标准规范建设,并实现市域全覆盖;全面落实“三提三即”改革部署要求,规范实施“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推行“两个免于提交”、施工许可证分段办理等举措,推进“拿地即开工”“拿地快开工”扩面增效……行政审批流程的“减法”正不断换取企业发展的“乘法”。

  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的同时,数智赋能的服务模式,正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近年来,宜兴市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全市1820项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上线“政企通”平台3.0版,活跃用户增至1.3万家、惠企政策上线率100%,兑现奖补资金2037万元;高起点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省级试点,实现“一个平台”登录、“一个窗口”对外;“看宜兴”客户端累计接入30个单位149项服务,日活用户升至近2万人次,用户累计超80万人,实现了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点,让“数据跑”代替“人工跑”,让企业轻装上阵。

  内畅外达 助力宜兴融入区域发展

  9月19日上午,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上海虹桥站开出,对线路进行轨道、接触网和电务设备检测,沪苏湖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沪苏湖高铁通车后,从高铁宜兴站搭乘列车,仅1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上海。

  宜兴地处苏浙皖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近年来,在显化地理区位优势上,宜兴着力构建内畅外达的综合交通网络,交出了一张优异的交通答卷。目前,宜兴市正大力推进锡宜城际轨道S2线、锡宜高速改扩建、盐泰锡常宜铁路、无锡丁蜀机场二期、锡溧漕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缩短宜兴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向东对接无锡主城区,向西向北响应常州“两湖”创新区建设,促进资源要素涌流互动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助力宜兴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今年9月,范蠡大道北延一期、周杨公路东段正式开放通车,主城区与宜兴东北部的联系更加紧密。

  近年来,宜兴市在加快健全城市快速路网环线、旅游干线建设的同时,将农路建设提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打响“宜路陶醉”农路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一条条新建改造农路仿佛广袤田野上的一条条支脉和毛细血管,激活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神经末梢。此外,宜兴市近年来累计新辟和优化城市、城乡公交线路百余条,公交绿色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生态+文化 养成宜兴发展独特气质

  经过几年的努力,丁蜀镇YL01—04号宕口等一批裸露的矿山宕口已经完全复绿,在“披绿焕彩”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展现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生态画卷。近年来,随着优质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处处皆可行、所见皆风景,已成为宜兴城乡面貌的真实写照。

  宜兴山水相依、林湖密布,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江南”的美誉,坐拥约20万亩郁郁葱葱的竹海和约7.5万亩连绵不断的茶洲,彰显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宜兴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退耕、退养、退渔”和“还林、还湖、还湿地”,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同时,宜兴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先后出台《宜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宜兴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为精准治气、系统治水、有力防范土废风险画出“作战图”,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特的印记,承载着城市历史、体现着城市品格、凝聚着城市精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兴更是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享有院士之乡、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的美誉,还有7000多年的制陶史和举世无双的紫砂壶,向世界展示着厚重的流芳文脉。近年来,宜兴在挖掘自身陶文化、东坡文化、红色文化等基础上,积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齐头并跑、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