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警察!你叫什么名字!”“还记得你干了什么事吗!”……经过连夜蹲守,民警在浙江宁波某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获。

  另一路,面对“从天而降”的民警,身处安徽合肥某建筑工地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某故作镇定,但当听见来的是南京公安的民警时,他彻底慌了神。

  从2000年至2024年,整整24年的追踪。近日,这起当年轰动一时的抢劫杀人案,终于告破。

  偏僻山路发生劫案嫌疑人销声匿迹

  时间回到24年前。2000年4月20日清晨,在南京市浦口区(原江浦县)浦合公路上,一辆红色小轿车停在路边,车内却空无一人,车内座位上还沾有血迹……附近的群众发现异常后,随即报了警。

  警方很快到达现场并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勘查工作。民警发现,这辆小轿车的轮胎处于爆胎状态,初步判定是因为无法正常行驶而停在路边的。由于现场没有留下太多有利用价值的线索,于是民警扩大搜索范围,走访周围群众,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最终在距抛车现场不远处的路边,找到被杀身亡的驾驶员张某,殁年29岁。

  “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嫌疑人可能有2名,在杀人抛尸后驾车逃离,之后因车辆故障,将车丢弃在距案发地约3公里处。”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陈洋介绍。

  由于案情重大,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第一时间会同浦口分局成立专案组,开展进一步调查。

  由于案发地相对偏僻,当年的监控设施不完善,且案发在深夜,有价值的线索寥寥无几。虽然刑事技术民警当年在现场提取了痕迹物证,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侦查工作未能取得有效突破,案件迟迟没有进展,这也成了办案民警的一块“心病”。多年来,办案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南京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该案的侦破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案件迎来重大转机

  2024年“夏季行动”后,江苏省公安厅、南京市公安局专门组织开展命案积案专项攻坚会战。

  “在历年攻坚的基础上,我们抽调精干警力,专门成立了命案积案攻坚专班,统筹科技手段和信息资源优势,向历年疑难命案积案发起极限冲刺。”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命案积案攻坚专班负责人纪圣智表示,专班民警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战法,对包括本案在内的多起命案积案逐一进行梳理过堂,研究破案攻坚举措。

  随着专班刑事技术民警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持之以恒地开展检验比对,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不久前,一名被山东警方行政拘留的李某某进入南京警方的视线。在新的刑事技术手段支撑下,民警经过新一轮的检索比对,终于发现现年48岁的李某某与当年案发现场痕迹物证特征基本吻合。

  事不宜迟!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秉德立即调集命案积案攻坚专班民警前往山东开展进一步侦查。“我们到了当地后,发现嫌疑人如今从事货车运输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配送货物,并且他常年吃住在车上,很少回家,最近这半年几乎一直在高速公路上跑,行踪飘忽不定,抓捕难度可想而知。”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张宇表示。

  专班民警通过持续研判和大量走访排查工作,终于锁定了李某某的行踪。民警发现李某某正驾车前往浙江宁波送货。抓捕时机成熟!9月20日,在宁波警方的大力协助下,专班民警在浙江宁波某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将李某某抓获。

  “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逃了这么久,还是被你们抓到了。”面对民警的到来,李某某起初还怀有侥幸心理,拒不配合交代,但在办案民警的审讯下,他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承认了24年前伙同同乡黄某某共同实施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9月22日,专班民警在合肥警方的协助下,连夜出击,在合肥肥西某工地将黄某某抓获归案。至此,该案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合谋实施抢劫2人命运发生重大改变

  经进一步审查,两名犯罪嫌疑人均详细供述了作案过程。24年前,李、黄因生活拮据“想要弄点钱花”,两人合谋到南京实施抢劫,并在案前乘坐大巴车从安徽滁州老家到南京。案发当晚,两人乘坐受害人张某的车辆,在途中持土制火药枪、尖刀实施抢劫杀人并驾车逃离,但车辆行驶不久就出现故障,两人遂弃车逃亡。

  回到老家后,两人担心被公安机关发现,一直在外东躲西藏。黄某某后来辗转多处,主要在工地上以打零工为生;而李某某则远离家乡,逃至山东躲避警方追捕。

  “这起24年前命案积案的侦破,最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当前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案发后,我们对现场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勘查,提取到了有效的痕迹物证。随着科学算法、比对技术的不断优化,加上对相关数据的实时比对,最终破获了该起案件。”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副支队长王海荣介绍。(王朋 刘昱彤 陈超 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