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长江江阴段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能力,近日,江阴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开始试运营,这是全国首个碳中和水上服务区。
随着江阴港进出船舶数量不断刷新,建设绿色航运通道和升级水上配套服务成为长江航运发展的重中之重。中远海运旗下中国船燃锚定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双赛道”,推出了全国首个长江碳中和水上服务区“样板”。从空中俯瞰,江阴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由4条油趸船头尾相连组成,总长360米,可同时保障5艘万吨级船舶供油服务。在该服务区的顶部,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反射着深蓝色的光芒。据了解,该服务区通过加装全景式大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碳中和,截至目前,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248kwp,安装光伏板420块,光伏板面积约1100平方米,年均发电量28万度,不仅满足服务区自身的电力需求,还可为靠泊服务区的船只提供岸电服务。它还通过智能电网技术,让多余的清洁电能与国家电网实行并网。
“我们设置了多种服务,力求实现‘水陆同质’。”江阴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陆予衡介绍,为持续实施长江大保护,该服务区通过改造污染物接收装置,实现了污染物的全面接收,并设置了多个岸电、船舶垃圾接收、污水接收等装置,不仅实现了服务区自身“零排放”,还免费为客户船舶提供污染物回收服务。该服务区自开通污染物回收服务以来,已累计为客户船舶接收生活垃圾10408艘次、总量约62681公斤,接收污水10314艘次、总量约7295立方米。
除了传统的供油、供电、供水服务,快递接收、无人机外卖配送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也在水上成为现实。“这里有许多生活设施,其中很多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这让我感到很新奇。在闲暇之余,船员有了更多休闲、放松的渠道。”船员谭毅在扫描二维码将生活垃圾投放进指定点位后,打算利用船舶加油的时间去服务区理发。为满足船员多种需求,该服务区内不仅通过开设“24小时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给船员带来“水上事、水上办”的舒心体验,还增添了健身房、篮球场、游戏区等设施,让船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片刻休憩。(刘葭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