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的右边胳膊很疼,连筷子都拿不住,吃饭都受影响。”“我来给您做推拿,后续要继续贴跌打损伤膏药,平时适当做爬墙动作,改善肩部血液循环。”近日,家住淮安市清江浦区北京新村小区的燕宪标老人肩周炎复发,疼痛难忍,家人线上联系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后,不到30分钟医务人员便上门进行诊疗。
足不出户看好病、慢病管理有保障、优质资源更可及……近年来,清江浦区聚焦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全周期、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便携式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护仪、血压计、血糖仪……这些医疗设备是我们上门诊疗的‘标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查体需要。”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杨静说,像燕宪标老人这样患有肩周炎、关节炎等慢性病的群体,除了常规用药缓解病症,家医团队还为患者提供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更好地控制病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医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为深化签约服务内涵,该中心依托“医联体”,将三甲医院的专科医师优质资源纳入团队之中,组建多学科融合的服务团队,并以“全专结合,医防融合”方式,提升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远程会诊以及双向转诊等工作质效,让老百姓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奔波”。
为履行“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清江浦区家庭医生团队根据签约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需求,为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提供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服务,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有效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家住清枫花苑小区的陈老伯患有脑梗死后遗症,左侧肢体瘫痪不能独立行走,并留置导尿管,需要定期更换。按照预约,钵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团队定期上门为老人更换导尿管、采血化验、用药指导……链条式的服务让全家人深受感动。
“医务人员会细心地询问饮食、排便及睡眠情况,指导我们家属如何护理,避免发生呛咳、褥疮等。”谈起签约家庭医生的好处,陈老伯的家人连连称赞。去年,陈老伯在家中突发疾病,家医团队立即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将他快速转诊至市直医院,经医生进一步诊察发现,陈老伯已有脑出血的表现,急需住院治疗。好在发现及时、就诊迅速,他的病情才没有进一步恶化。
钵池山中心的家医团队负责人陆正权说,除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重点群体,他们还将服务范围扩大到普通人群,并制定包含健康评估、饮食指导、心理疏导、中医调养等内容的个性化服务包,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分层分类、精准精细直达家庭。
截至目前,全区常住人口签约率达42.3%;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74%。全区17家基层医疗机构共成立96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包含中级医师以上人员共152名,其中全科医生62名、专科医生24名,市直三级医院专家人数66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这一便利的医疗服务,从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到慢性病随访、康复医疗,多层次、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越来越受到百姓认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由重点人群向全人群拓展、由广泛签约向做优服务转变、由居民健康有人管向家庭医生管全面提升。(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