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秋,绿色仍是城市的主色调。行驶在常州汉江路,道路两旁郁郁葱葱,黄山栾和香樟繁茂的枝干伸向道路中央,一路前行,一路生机。
许多人熟悉汉江东路的夜,国际街区灯光璀璨烟火交融,却不知,白天的汉江西路,涌动着另一番澎湃活力——9家上市公司集中在一条路及其周边区域,总市值近600亿元。其中,仅三晶工业园辐射的1平方公里范围内,就聚集了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93亿元。
常州第100家上市企业——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华技术”)亦诞生于此。
汉江路,“一步跨亿元”愈显风华;常州高新区,“上市路”“升咖”进位涌动澎湃活力。
“科创路”闯入“上市板”,“含新量”变“含金量”
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
伴随着常州高新区的成立和发展,全长约15千米,其中6.26千米位于三井街道辖区内的汉江路见证了常州城北从阡陌桑田到繁华都市的变迁,也承载着城市更新蝶变的密码。
这里,何以成了上市企业的热土?追溯历史,汉江路自带“科创”基因。常州高新科技园、三晶工业园等一个个“科创灯塔”均诞生于此,成为常州高新区早年的标志性科创孵化园区。三十多年来,这些企业在这里扎根播种、茁壮成长,核心技术攻关、关键环节突破、空白领域填补,科技创新驱动成为从企业到区域都在坚定走的“一条路”,这条路的“含新量”也逐步变为“含金量”。
星宇车灯从1993年成立至今,始终走创新发展道路,已成为国内车灯行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从2011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破百亿元。
与星宇车灯一路相望的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2014年上市,如今在国内汽车变速器轴承产销量连续多年排名行业第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41.06%。“我们是2002年搬迁到常州高新区的,当时周边企业还很少,你看现在,企业出门200米长的区间内,就聚集了3家上市企业总部,可见高新区这片沃土制造业集聚度之高。”公司总经理吴朝阳说。
两家企业周围,更是“厚积薄发”:常州华威模具有限公司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年制大中型注塑模具1000余套;“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致力于“氢能进万家”;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市首家半导体上市公司……
长期蓄积的发展势能加速释放,一批“高、精、尖”企业加速成长,“常高新”资本板块持续扩容提质。截至目前,三井街道累计培育9家上市企业,约占全区的40%。
“店小二”精准把脉,打好上市服务“组合拳”
近年来,企业上市鼓点越来越密集的背后,除了自身不断修炼“内功”,更有政府多年来从资本到政策、从引导到服务的全方位呵护和托举。
位于汉江路旁的三晶科技园,是常州高新区最早的产业孵化器之一,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便落户于此。多年来,宏微科技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芯片设计研发已进行到第7代,产值规模年均增速达65%,2021年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政策落地快、成色足,政府对我们提供的24小时人才服务,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该公司董事长赵善麒说。
瑞华技术落户常州高新区以来,三井街道始终关注企业发展,“店小二”式服务帮助瑞华技术完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企”等申报。“我们始终关注企业发展的动向,深入企业调研,在每个阶段第一时间精准提供政策指导。”街道经济和科技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周晶介绍。
逐浪资本市场,三井街道聚焦资本赋能发展,打出“组合拳”。制定政策引导机制,全面梳理各类支持上市融资的专项扶持政策,引导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梯队培育体系,引导辖区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发展能级,街道做好网格服务,滚动更新街道企业股改上市后备资源库、专精特新培育库、智改数转项目库;强化培育优势产业,围绕创意文旅、集成电路、科创研发等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鼓励重点企业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形成产业集聚,打响“井创”金名片,持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目前,三井街道累计培育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8家,新三板创新层3家。
建设科创型混合社区,擦亮“井创”金名片
挥动资本之翼,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为推动产业向更高端迈进,三井街道今年将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耕精耕“高新区专业孵化器”定位,以企业上市为助力,持续擦亮区域科创赋能“金名片”。
眼下,锦程科创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增用地约3.6万平方米,新增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6、7、8号楼已经主体验收,4号楼主体封顶,预计2026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计划培育发展5家上市后备公司,引入超3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科技人才项目。
“积极发挥三晶科技园、海博等科创园区带动辐射作用,不断深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多元化、专业化双创载体。”三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子晶表示,以汉江路为代表,三井街道将在上市企业完备产业体系的带动下,积极抢抓改革机遇,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企业竞相上市的良好氛围。
在积极助力企业上市同时,不断把科技创新“基因”融入高质量发展“血脉”,组建“J20”科创企业联盟,进一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力打造全域科创型混合社区,强化科产城人深度融合,注重城市更新与科技创新相匹配,持续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加速发展“首店经济”,做细做精全生命周期对企服务,助力三井街道成为高新区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与集聚地。(赵逸 吴燕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