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崇川法院联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通市物业管理协会,召开崇川区物业纠纷“六力共治”多元化解座谈会。崇川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陶冶,区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婷婷,南通市物业管理协会代表季守信,各街道物业管理工作分管领导,物业协会特邀调解员以及物业公司代表参加座谈。

  会上,崇川法院通报了近一年物业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物业纠纷的现状、审理举措及新思路。

  各街道物业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及物业公司代表立足工作实际,就当前物业管理工作、物业纠纷案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充分探讨,针对“好的物业公司不愿意来,差的物业公司服务水平跟不上”“如何充分发挥物管会作用”等问题对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季守信提出,南通市物业管理协会高度重视与法院的协同联动,自共同成立物业纠纷调处工作室以来,物业纠纷化解成效显著,共组织专项调解45场,调解纠纷355件,调解成功155件。协会将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和专业力量,积极配合法院规范高效开展物业纠纷化解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与“六力共治”基层治理双向发力,切实发挥物业纠纷调处工作室的作用,有效利用调解的非对抗性、高效率性、低成本性、灵活性等优势,全面提升纠纷化解质量、效率和效果。

  陈婷婷表示,物业管理“六力共治”为群众安居提供了有力的指引和保障。“好房子离不开好服务”,好服务需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物业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提升团队人员的素质,完善管理和考评制度,接受群众合理化意见,让自身的服务理念和水平跟得上业主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要立足长远,思考如何为全生命周期的房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物业服务;好服务需全体业主监督 ,积极打造业委会和物管会的品牌,一方面严格遵守制度章程,维护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成立业主自治组织,完善管理规范,建立沟通智评机制,对物业企业开展合理有效的监督,要愿意监督,懂得监督,正确监督,在理性监督中促进物业企业改进;好服务是政府部门监管出来的,住建局已构建了智慧物管App系统,并确定了使用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打造了区物业管理的培训基地,在用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还将往业主学校的方向努力,学习其他城市先进做法;好服务需要多方守护,在物业管理“六力共治”的背景下,要不断加大对物业纠纷的大数据调研,对基层治理进行全面体检。下一阶段,希望借助崇川法院物业纠纷多元化解的平台,把巡回法庭带到基层一线,现场说法,促进物业行业的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物业行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陶冶就座谈中各代表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他指出,深入推行“六力共治”,提升物业管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能从源头减少物业纠纷案件增量。一是提升物管企业服务力。物业公司要努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结合“六力共治”全域试点和区域大物业试点建设,深化“物业管理+生活服务”模式。法院要加强与物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一方面深入了解司法需求,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引导业主理性对待物业服务。另一方面精准绘制物业纠纷“热力图”,对纠纷数量较多的公司量身定制“法律体检”,促进物业服务的良性循环,从源头上预防物业纠纷的发生。二是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加强与基层组织、行业协会等沟通联系,多方联动切实化解物业纠纷。通过联合建立行业调解机制,逐渐引导物业公司、业主优先选择诉外化解的方式处理物业纠纷。从“解问题”到“找问题”,转变工作方法,提升自治能力。三是用活网格凝聚共治力。区法院着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调解团队长全部下沉对接街道社区,增强与基层解纷体系的融合,通过发挥专业调解等优势,进一步减少诉讼案件,与社区网格员、微网格员、物业联管员共同开展物业纠纷排查,“线上+线下”开展调解指导,助力网格员提升调解能力。

  居民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下一步,崇川法院、崇川区住建局、市物业协会将坚持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各街道物管处密切联动,探索符合崇川实际的“六力共治”模式,着眼破解物业服务管理难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服务辖区社会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司法新名片,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严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