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二河,西临张福河,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色福地——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高堰村,历经了星海横流、岁月成碑,如今产业振兴、文旅融合、基层治理样样出色,百姓宜业、其乐融融,沃野千里下的振兴新画卷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精彩。

  初秋时节,在高堰村的天赐福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紫甘蓝和西蓝花的幼苗刚刚破土一小截,在秋风中摇曳,工人们正在做着出苗后的精心管理,等待着两个月后的丰收盛景。“这是今年的第二批了,收获的时候紫甘蓝的亩产将超过八千斤。”

  高堰村党总支书记江海军介绍,沙质、肥沃的土壤为高堰村发展绿色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禀赋,2021年村里流转出了1306亩土地,成功招引在外乡贤钱月军返乡创业,成立淮安天赐福绿色蔬菜有限公司,种植西蓝花和紫甘蓝。以农富农,特色农业产业种植让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既拿流转土地租金,又挣种植蔬菜薪金。“忙的时候用工超过100人!”钱月军说。

  绿色农产品绘就了高堰村的产业底色,悠久的历史底蕴则铺就了高堰村文旅融合的基础。走进高堰村的牛牛乐园,蓝天白云下一幅集农业、旅游、文化、商娱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画卷徐徐展开,十足的悠然闲趣。据江海军介绍,此前这里是一片低洼地块,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成了一个集“吃、住、游、娱、养”五位一体休闲体验模式的旅游景点,提高了旅游经济创收效益,每年吸引游客约50万人次,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8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我就是这附近的村民,以前没有钱挣,现在有一份稳定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真的很开心!”牛牛乐园工作人员张恒安乐得合不拢嘴。

  绿色农产品绘就了高堰村的产业底色,悠久的历史底蕴则铺就了高堰村文旅融合的基础。走进高堰村的牛牛乐园,蓝天白云下一幅集农业、旅游、文化、商娱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画卷徐徐展开,十足的悠然闲趣。据江海军介绍,此前这里是一片低洼地块,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成了一个集“吃、住、游、娱、养”五位一体休闲体验模式的旅游景点,提高了旅游经济创收效益,每年吸引游客约50万人次,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8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振兴路上有了产业和文旅还不够,社会治理也要齐头并进。高堰村的村部是当地群众爱去的“人气阵地”,因为在这里村民们可以畅所欲言、协商议事,任何纠纷也能快速被解决,而这都得益于创新实施的“五老点将台”工作法。针对参与基层治理力量薄弱、村级矛盾纠纷较多等问题,高堰村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五老”人员“地缘熟、业缘熟、人缘熟”的优势,“五老”人员有事上门促和、无事串门聊天,收集民情动态,为群众纾困解难。

  如今,高堰村已经形成了“群众出题+村党总支答题+‘五老’人员解题+群众反馈意见”的闭环模式,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排除风险隐患9个,开展政策宣讲27次,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村子有钱了,村民幸福了!这是江海军最大的动力来源:“培育特色农业、强化乡村旅游业、完善乡村治理,这套组合拳,我们将继续深耕拓展,带领百姓在振兴路上激情澎湃,加速奔跑。”(李佳 刘冬 刘须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