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意见真的写进了法律法规?”“当然了,咱们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是要把群众的立法建议送达到立法机关,这是《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是对大家提出的立法建议质量的肯定,也是对咱们立法联系点工作的鼓励!”近日,仪征市真州镇立法联系点收到了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颁发的《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新闻宣传独立成为一个条款”“增加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内容”两条建议被采纳。
完善流程,畅通立法直通车
真州镇是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了充分发挥城关镇居民集聚效应较好、民主参与意识较强、立法建议能力较强的优势,真州镇将立法联系点设置在仪征市文明实践中心一楼,虽然面积不大,但小阵地释放着民意联通的大能量。居民们在联系点可以与人大代表畅谈立法意见,参加立法普法活动,阅读法治书籍,充分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来。
真州镇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发现,群众在面对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时,普遍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该联系点坚持求真务实,根据法律法规草案的特点,确定意见征集的对象、范围和开展方式,并在实践中形成规范化的立法意见征集流程。三个月前,真州镇立法联系点召开《扬州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专题意见征集座谈会,立法信息员们前期调研、走访后收集的“原汁原味”的立法意见建议,经由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归纳整理后,“直达”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终有2条建议被正式采纳,助力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管理驶入法治化轨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丰富渠道,架设民意连心桥
真州镇立法联系点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村、社区、重点企业等建立了立法信息采集点,延伸立法联系的触角。今年,扬州市人大还开通了“民意直通车”小程序,选民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反馈问题,以线上线下的有效“双向互动”,传递最真实的民声,让地方性法规满载民意,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考虑到群众的意见可能倾向于情感上的表达,更关心法律能否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而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则更关注文字表述的精准性和法条规定的可实施性。为了汇聚各方智慧、厚植民意基础,真州镇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立法信息员队伍,人大代表、议政代表、法律工作者、专家学者都是立法联系点的“智囊团”成员。“征求意见座谈前我会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群众对地方性法规期望解决的现实需求,才能结合法律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高质量的立法建议!”全国优秀律师、江苏宗申律师事务所主任、仪征市人大代表尤志明说。
拓展功能,打造法治建设新名片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立法故事的重要平台,真州镇持续推动联系点建设与立法普法宣传有机融合,做到实现立法意见建议征集向普法宣传和促进守法的有效延伸。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定期邀请居民到联系点参加政策法规宣讲会,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深基层群众对法律法规和参与立法的认识。
一方面,紧贴人民群众法治知识需求,依托主流媒体平台,结合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以及在村社区高标准建设普法宣传画廊等宣传阵地,组织全方位普法宣传报道,促进集中宣传、重点宣传,切实增强地方性法规社会知晓度,进一步扩大立法联系点的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扬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周、普法宣讲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与群众面对面普法交流等方式,运用法理说明原意、揭示缘由,结合实践明晰规定、解疑释惑,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尊法、知法、守法,为法律法规的顺畅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也为让更多人参与立法、拓展立法联系点功能创造有利条件。(束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