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鑫香印家庭农场,一串串翠绿圆润的“阳光玫瑰”品种葡萄已经成熟,果香四溢,挂满藤架。农场负责人薛玉正忙着和工人一起检查葡萄挂果情况,为即将到来的中秋销售高峰做准备。
“再过两三天,今年的‘阳光玫瑰’就熟透了,有经验的客人都会等几天再来采购,正好是中秋前,往往一买就是十斤,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说实话,我不敢卖给他们太多,大部分都是运到商超去的。”薛玉一边忙着给果子质检,一边介绍说。
2017年开始,薛玉经刘老庄镇相关负责人的招引,来到当地进行葡萄种植,到现在已经七年了,葡萄也从最开始的亩产2000斤到现在的亩产4000斤。都说“葡萄好吃树难栽”,“阳光玫瑰”葡萄作为优质果品,虽然抗病能力强,但是对土壤、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提高产量,薛玉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通过刘老庄镇政府的帮助对接,她前往山东等地学习取经。同时,还邀请专家进行实地指导,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不仅帮助她解决了种植技术难题,还提升了葡萄亩产。薛玉说:“镇里的农技部门每年都会主动安排大家参加市里面的春季培训、秋季培训,给我们提供一些种植上的技术,解决一些我们种植上的难题,还会邀请专家来进行实地指导,确保基本的产量保证。”
通过自身努力,薛玉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专家,“咱们家葡萄园产出的葡萄,综合口感比市场上品质普遍高出不少,果子不仅大,糖度,硬度至少比市场高出2个糖度。每年葡萄都是大批量集中上市,正常一天2万斤左右,最高峰一天能有四五万斤,按照这样的速度,差不多四五天,一年葡萄种植量就会销售一空。”现在,慕名来鑫香印家庭农场采购、游玩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近年来,刘老庄镇党委政府围绕“红色热土”,通过党建引领打造“绿色农业”,大力培植像鑫香印家庭农场这样高品质、带动强的龙头农业基地。刘老庄镇党委委员袁洪忠表示,刘老庄镇党委政府始终用心用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特殊时期,还帮助他们搭建销售平台,打通多种销售渠道,积极联系上级各部门开展技术培训,请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近距离接触。还通过收集、整理、认领、落实回访的工作模式,确保群众的微心愿个个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从而实现群众点单、村里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模式。(时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