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这座有着“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千年古镇,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谧而深远。在这份宁静之下,审计监督如同润物细雨,守护着古镇岁月的静好与安宁,无声滋养着这片土地的发展与繁荣。2022年昆山市审计局实施了周庄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荣获2023年“江苏省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这是该局第四次获得该项荣誉称号。
大数据审计:江南梦醒 数海探真
江南一梦,只此周庄。大数据审计分析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梦”中每一个“隐秘的角落”。工作中,审计人员运用昆山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对31个村、3个社区财务数据进行清洗转换,采集镇本级、28家企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数据,分析近三年189套电子账册,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关联财政非税数据、社保业务数据、企业工商数据等,开展多维度大数据分析从海量的信息中抽丝剥茧,精准锁定疑点。在同步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运用无人机辅助审计方式,查找未批先建、以租代征、违建拆除、污染处置等问题,检查工程形象进度与付款进度匹配情况;运用ArcGIS图层叠加比对技术,通过空间求交、数据拆分、同类删除等方式查找可疑图斑,并对可疑图斑进行现场核查;运用“昆山审计智慧云”工具,实现了“天上看、网上核、地上查”的无缝对接。
纪巡审联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周庄镇审计项目的一大亮点,在于深刻把握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内在逻辑,创新性地采用“纪巡审联动”组织方式,打破了传统审计“单打独斗”的模式,画好最大监督“同心圆”。一是科学分工协作。探索“同步动员、同时进驻、同期实施”的联动模式,巡察组侧重政治体检,重点对周庄镇党委和所辖村社区开展巡察;审计局侧重经济体检,重点对镇本级和镇属企业开展审计;派驻组加强组组合作、组地合作,实施“嵌入式”监督。二是业务相融互动。巡察组和审计组抽调骨干,重点对信访线索较多的某镇属企业近三年经营管理情况进行铺开式审计。审计干部全程参加巡察组对周庄镇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谈话,纪巡审干部联合开展实地踏勘走访等。三是定期碰头会商。定期召开巡审业务沟通会,以问题清单形式交换掌握的阶段性问题,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分工协作、错位互补、效率提升。
这种合作模式在深层次上推动了问题的发现和整改。如在联合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走访调查时,村里老人向纪巡审干部反映,河驳岸阶梯设计向河面倾斜,遇雨雪天气,沿岸村民常有人滑落水中,存在安全隐患。纪巡审三方急群众之所急,将监督重点锁定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及资源环境补助资金使用环节,不断挖掘问题线索。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对相关驳岸村沿线进行二次加固,在与施工方结算时下浮结算费用。一年后,当时反映问题的村民张阿婆偶遇审计干部时,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感谢审计局的同志们,为百姓们做了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硕果累累:整改落实,共促发展
审计的目标,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重在推动问题解决。在周庄镇审计项目中,审计组提交了详尽的审计报告、审计专报,多份报告获得市领导批示肯定,要求审计跟进问题整改。通过审计的推动,周庄镇在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得到合理分配使用,确保了惠农政策的精准实施;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有了全面保障,为古镇防洪排涝打下坚实基础;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古镇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宜游;古建筑得到及时修缮维护,文旅产业兴旺发达,古镇游人如织、如痴如醉……这些成果,闪耀着审计人的智慧之光,为护航古镇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眼中有光,心中有梦,前方就有路。回望周庄镇审计项目历程,审计人员守初心于审计,寓监督于服务,始终紧扣“民生”主线,落脚“发展”目标,让昔日摇橹划桨、轻舟悠行的“中国第一水乡”在审计护航下扬帆远航、行稳致远。(苏昆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