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市人民法院知产庭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针对“因程序分立导致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兑现难”等难点问题,围绕依法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的目标,创新推动司法程序协调统一,探索“刑民一体化”知识产权纠纷处置模式。

  一是推行“刑民并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已经受理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受理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侵权附带民事诉讼,在认定知识产权犯罪事实、判处被告人刑罚的同时,认定被告人的侵权行为和所应承担的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实现了严厉惩治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和依法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叠加效应。

  二是探索“先民后刑”的知产维权新模式。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等专业技术性强、侵权情节严重、维权周期长的知识产权纠纷,引导权利人在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优先提起民事侵权诉讼。一方面,通过民事诉讼先行判定侵权人的民事责任,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并且赔偿损失,避免权利人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保障权利人的损失得到及时弥补;另一方面,通过民事诉讼认定包括商业秘密的密点、权利人的损失等侵权事实,为刑事查明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和同一性、损害结果严重性等犯罪事实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是完善“刑民统一”的涉财产审执衔接。在审理阶段,对于被告人将违法所得赔偿权利人损失的,不再没收被告人相应的违法所得,明确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被告人,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应当先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执行阶段,配置有丰富执行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刑事涉财产执行队伍,明确附带民事部分的执行优先于刑事涉财产部分罚金刑的执行,依法保障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得到及时维护、经济损失得到有效弥补。(高勇 高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