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扬州市举办“实干争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聚焦宝应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该县县长胡晓峰表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项目质量是当前宝应发展最重要的课题,我们将找准自身定位,彰显县域优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城互动、产城融合,提速宝应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发展进程。”
宝应是扬州的“北大门”,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荷藕之乡。近年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三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5.9%,高于全国、全省均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过“千亿”,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创新百强县、营商环境百强县。特别是去年,宝应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位于前列,取得了近9年来的最好成绩。
“生态立县”是宝应县委县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了运河综合整治、白马湖退养还湖,以及兰亭荡、广洋湖退圩还湖等治理修复工程,生态环境稳中向好。而做大经济总量、提升项目质量则是当前宝应发展最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及时优化工作机制、更新招商打法,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有事快应、共同成长”的政企生态,致力让“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在宝应成为常态。
胡晓峰表示,下一步,全县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既定目标,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更好统筹投资、消费、外贸等各项工作,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为“好地方”扬州发展贡献更多增量,进一步提高宝应在区域经济中的分量。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宝应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全力聚焦生产经营“痛点”、政策落地“堵点”和企业办事“难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出了一套优化发展环境“组合拳”,推出了“公益性调解+市场化解纷”商业纠纷化解模式、“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等一系列领跑全省、全市的改革举措。
“我们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类服务时间已全部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核准类审批服务时间也已全部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我们还在‘数字化’‘便捷化’上求突破,开办企业、就业登记等近3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年线上线下同步办理预计超8万件。”据宝应县常务副县长郝骥介绍,该县本着“只要企业有所需,政府必定有所为”理念,持续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拓展服务功能,倾尽全力当好“店小二”,栽好“梧桐树”。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宝应县将持续推动标准升级、效能升级、减负升级、服务升级,促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加快实现由“跟一流”向“创一流”转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扬轩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