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结合纠纷类型、案件数量、辖区产业集群特色等要素,江阴市人民法院持续建立健全贯穿诉前、立案、审理、裁判全流程的案件办理体系,金融审判质效不断提升。

  深化繁简分流,案件办理更集约。根据“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原则,改变全部随机分案到各团队的做法,推行立案“通达海系统智能分流”、庭长“人工分流”、团队“精细分流”的立体化三层分流模式,最大限度实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各审判团队分别对接三至四个相对固定的金融机构,针对涉及同一金融机构的同一类型纠纷案件,推行集中受理、集中开庭、批量判决,大幅缩短案件流转周期,实现案件审理的“短、平、快”。

  提炼格式要素,案件办理更高效。针对金融案件原告方较为固定、金融机构诉讼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大力推行要素式审理。制作金融案件起诉状、保全申请书、证据目录等格式化模板,最大限度合并同类项,“一目了然”引导金融机构规范化、标准化诉讼。推行模板化、集约化庭审笔录,制作表格式、要素式裁判文书,最大限度简略重复冗余的具体事实描述,快速完成裁判文书撰写流程。

  优化审判管理,案件办理更专业。把握立案、庭审、判决三个环节,细化收案分案、排期送达、开庭审理、报结归档等各节点工作流程和时限要求,压紧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确保金融审判规范、专业开展。建立疑难复杂案件每周研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智囊团”作用,对讨论形成的有指导意义的裁判观点和典型案例及时形成成果转化。加大分层分类培训力度,通过积极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院授课培训、开展业务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干警金融审判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