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中,特色养殖是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的秘诀之一。近年来,江阴在持续做优做强本地水产品牌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引进新型鱼种、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走出一条农业增产、村民增收的乡村振兴路。
走进江阴奇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遮阳庇荫的顶棚、整齐划一的养殖池、运转有序的循环水设备映入眼帘,一条条黑色花纹清晰、背鳍粗壮的淡水石斑鱼在池底轻快游动。该公司经理王海艳介绍,淡水石斑鱼原产于澳大利亚,因此又名澳斑鱼,在江南地区养殖较少,其特点是肉质细嫩结实且刺少,营养价值相当高。此外,与传统的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不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脱离了“靠天吃饭”的不稳定因素,能够精准控制池水的温度、溶氧等各项指标,为淡水石斑鱼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项目达产后,预计澳斑鱼一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王海艳说。淡水石斑鱼能从澳大利亚“游”到江市村,得益于利港街道江市村党总支牵头组建的“振兴江市”共富联盟。该村党总支书记徐玉娟介绍,联盟采用“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构建了“共富联合体”,通过乡贤企业家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民营资本,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打造淡水石斑鱼等特色农业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也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正在为企业和村级供销合作社牵线搭桥,通过多渠道开展产品推广,进一步打响澳斑鱼农产品品牌。”徐玉娟表示。
近年来,江市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深耕“土特产”,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通过做强“一村一品”打造自己的产业“台柱子”。据了解,为让淡水石斑鱼养殖打出的“特”字牌生命力更持久,当前,江市村和企业正在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进一步延伸生产链,推动项目向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力。(赵慧敏 朱彰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