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滨海县纪委全面推进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以更加规范、高效、透明的涉企执法程序,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打出一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执法环境。
一是规范执法,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纪委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年行动两个工作方案,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半月一汇总、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察”工作机制,推动协调指导。联合县司法局实地调研走访东坎街道、工业园区、县应急管理局等7家重点镇(区、街道)和部门,深入了解涉企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进一步优化涉企执法工作举措。
二是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搞生产谋发展。今年以来,滨海县在科技手段赋能上补短板,依托“事前报备—扫码入企—事后评价—后台核查”涉企执法全周期闭环监督机制,创新打造滨海县行政执法智慧监督平台,全县镇(区、街道)、涉企执法部门和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入驻。平台创新开发执法合并模块,如果多家执法单位以及同一家执法单位不同部门在三天内需到同一家企业执法,平台会自动提醒审批人员进行执法合并,由审批人员选择是否合并,在其选择合并后会通知到主牵头部门执法人员,届时共同进企执法。该功能可有效实现多家单位同时执法,避免多次打扰企业影响生产。行政执法智慧监督平台自4月1日正式推广使用以来,各行政执法机关严格落实“企业安心生产日”制度,实现“1—20日非必需不执法、21日后非必要不执法”。目前执法检查频次环比降低47%,同比降低78%。
三是包容免罚,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滨海县坚持过罚相当原则,推广“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方式,推动执法理念从“以罚代管”到“以罚促管”的转变。目前,滨海已有16家行政执法机关完成涉企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三张清单”编制,涉及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领域,相关执法部门办理涉企免罚轻罚案件1819件,涉及金额达1818.37万元。在行政执法智慧监督平台内,单设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模块,在线公布滨海县企业合规指导清单(第一批),目前已涵盖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税务等5个领域203项事项,引导企业对违法风险进行合规整改,提高企业主动整改的积极性。滨海县综合运用指导清单、合规整改、信用修复等多种方式,推行“事前指导体检、事中审慎处罚、事后预防提升”模式。在医药产业园打造“滨企无忧”涉企行政合规指导中心,一方面预防企业违法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在企业发生违法时指导企业如何及时改正违法行为,争取从轻、减轻、不予处罚。(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