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市人民法院坚持把多元解纷机制挺在前面,通过搭建“三级平台”,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协同联动,守好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
一是搭建“党建+”平台。以党建为纽带串起多元解纷“服务链”,牵头组建8个党建联盟,参与组建9个党建联盟。打造“党建+诉前调解”品牌,民一庭以“天平共筑”“法卫安康”“法育未来”党建联盟为契机,搭建建筑工程、医患纠纷和未成年教育诉调对接平台,成功化解医疗事故、工程质量和校车承包等重大矛盾纠纷。打造“党建+巡回法庭”品牌,周庄法庭以“红色先锋+法官工作室”品牌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示范诉讼,变“坐堂办案”为“家门口办案”,入选无锡中院“乡村日日新、司法有作为”媒体法庭行栏目四站点之一,相关经验被学习强国和省高院等主流媒体刊载推广。打造“党建+司法服务”品牌,知产庭以“盟红科创·法润高企”党建联盟为载体,走访辖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座谈交流、发送典型案例白皮书等形式,提供“门诊室”司法服务,指导企业建立长效保护机制,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二是搭建“诉非衔接”平台。成立专业化调裁中心,在华士法庭成立劳动争议调裁中心,健全“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法院+仲裁”联动调解模式,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徐霞客法庭组建金融纠纷调裁中心,探索金融纠纷高效专业集约化处理新路径。试点运行以来,劳动争议和金融纠纷平均审理天数大幅下降。深入开展“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活动,院班子成员每季度带队下沉村(社区)网格,积极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人民法庭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与江阴市村(社区)的二级网络平台结对挂钩,大力推进 “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
三是搭建“府院联动”平台。民商事领域,开展“府院共建·法商同行”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活动,研讨交流新类型信贷风险识别与防控等问题,并设立“江阴市青年金融人才司法实践基地”,协助培养银行风控人才。行政审判领域,定期参加行政机关组织的专题联席会议,共同出台行政争议实质化解、预防化解、集中管辖、异地协作4项机制。刑事审判领域,建立法检工作联席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法检一把手带头参加,共同研讨刑事案件质效等问题;会同公检司成立江阴市刑事速裁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