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已发放各类人才奖补资金近1750万元;先后赴武汉、西安、桂林、扬州、上海等地开展人才交流和产学研对接活动等,截至6月共引进高层次人才412人、博士后科研人员2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343人次……近年来,宜兴持续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招引渠道更加多元、发展环境更加友好,人才“蓄水池”日益丰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铸品牌,吹响多层次人才“集结号”
7月26日,2024第五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合肥城市赛举行,25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AI驱动的燃料电池管理平台等10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是宜兴市近年来创新打造的“双招双引”金字招牌。5年来,赛事品牌迅速打响、赛制持续升级,参赛团队中已在宜注册企业并成功入选“陶都英才”的有26家。
年轻赛事迸发活力,让更多人才的目光聚焦宜兴。今年,宜兴市顺势而为打造“爱才节”,推出首批“陶都英才”银行专属服务窗口等人才福利,以及持续近3个月的一系列子活动,将贴心暖心的服务送到人才身边。眼下,宜兴市正依托“爱才节”“科创英才节”等品牌活动,当好人才“最佳合伙人”,围绕人才招引、创新创业、城市环境等,挖掘自身特色与潜能,织密人才网,将爱才敬才之心植入城市发展基因。
做实“小林e企帮”营商服务品牌,加速配套产业综合体、邻里中心、人才公寓和品牌酒店等人才服务设施,加速勾勒“产城人”融合新图景;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和人才招引力度,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强化人才引育与激励举措,推动“和美和桥·才荟兴宜”人才年金计划实施,涵养优质人才生态……眼下,全市各地纷纷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招才引智热潮涌动,聚焦重点领域、聚焦产才融合、聚焦高端人才,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支持各类人才来宜创业就业。
重培育,紧贴产业布局“最强大脑”
今年4月,江苏集萃未来食品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副研究员黄子洋,被授予宜兴市“陶都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奖项。目前,由他负责的基于合成生物学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功能食品配料的生物制造与产业应用项目,已经进入中试阶段。“我们正在为宜兴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团队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创新优势,为宜兴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添砖加瓦’。”黄子洋自信满满地说。人才奖补政策的落实,不仅为人才在宜干事创业提供有力保障,也加速引导人才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产业集聚,提宜兴市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前不久,宜兴市完成了一季度各类人才奖补、陶都学子留学奖的申报审核,拟发放资金336.2594万元。
拓宽人才招引培育途径、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离不开创新平台载体的搭建。建设在企业内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最强大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共建的院士工作站,在去年成功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创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企业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前沿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平台。“这里也是企业科研能力、产业链接能力和人才集聚能力的展示窗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这一平台,企业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形成了一支近百人规模的“创新大军”。“我们将紧贴产业集群布局‘最强大脑’,支持研发实力强、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重点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宜兴市将通过迭代升级“陶都英才”计划,深入实施“氿子兴宜”工程,探索设立人才集团等,建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四支队伍”,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育生态。
优环境,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连日来,市丁山耐火器材有限公司的多名新入职员工,正忙着搬迁到新交付的高层人才公寓。按照酒店式公寓的管理模式,该公寓内不仅电器、家具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还配备了一名管家和24小时监控,让人才入住无忧。“入住者都是我们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等重点人才,这也拉近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该公司董事长陆国峰说,自7月新一批人才公寓交付以来,已有80多名来自丁蜀镇重点企业的人才申请入住。既有扶持来宜就业创业大学生的实习、住行、学费等各项补贴,也有“人才优购、公寓惠租、驿站乐享”的青年人才安居服务体系,宜兴用真金白银、贴心服务,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将人才礼遇延伸到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能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解决了人才来宜的居住问题,而以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导向的“陶都英才卡”,则为更多人才创造了举家来宜的条件。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国际技术服务部技术服务官田崇军,对此深有感触。他和妻子作为宜兴市引进人才分别享受10万元购房补贴,“陶都英才卡”让他们的2个孩子享有公立学校的自主择校权,同时免费体检、健身卡、购书卡、家庭游园卡等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宜兴对人才的友好。
目前,“陶都英才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父母养老等方面,实现由“一人引进”到“举家引进”的全面升级。今年以来,宜兴市完成“陶都英才卡”审批244人次,为符合条件的10多名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优先保障。
不仅如此,对于有意愿留宜的青年人才,市有关部门还对他们面临的休闲、婚恋、家庭与社交等生活方面问题给予积极回应。其中,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住宿、休闲、创业等不同功能的青年人才驿站,可为来宜实习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最长90天的免费住宿、自助办公等全方位一站式综合服务。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定期举办的“宜拍即合兴有灵犀”“宜见青心”青年人才联谊活动等,为在宜工作尚未脱单的青年人搭建交友联谊平台。
“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健康等‘关键小事’,是事关每一位人才发展的民生实事。”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兴市将以打造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契机,开发更多具有宜兴特色的人才礼遇服务,探索创新人才激励奖补、技术入股、薪酬改革等机制,让各类人才在宜兴安心发展、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