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他们坚守在临床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政协委员,他们将委员职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发出委员“好声音”,江苏泰州兴化市政协医卫组的政协委员们用“医”颗真心践行着为民使命。

  义诊足迹印在最基层

  兴化市域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部分乡镇群众到城区医院看病,来回有上百里的路程。为提升群众就医便利度,2017年,兴化市政协医卫组“健康基层行”应运而生。

  经过7年的摸索,“健康基层行”活动形式、内容和规模不断发展蜕变,从最开始只有委员医生参与其中,到现在集聚全市优质医资;从提供医疗咨询和面诊,到增设B超、心电图、房颤筛查等项目。截至目前,“健康基层行”已走遍兴化市26个乡镇(街道),诊疗服务群众上万人。

  “‘健康基层行’不仅方便了基层群众,也促进了各医疗机构间交流,成为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抓手。”兴化市政协委员、合陈镇卫生院院长朱健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如今,“健康基层行”的内涵仍在不断扩展。2023年以来,通过兴化籍乡贤名医牵线搭桥,医卫组邀请到北京、上海等地区的200位名医来兴义诊,给群众带来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协商成果落在关键处

  嘀嘀嘀……来自村级卫生室的心电图报告,被实时传输到兴化市人民医院心电诊疗平台,值班医生迅速进行远程诊断,发现危情第一时间给出预警……

  随着村级卫生室心电图机的全面普及,群众就近便能获得一流的心电诊断。

  据兴化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副主任孙荣贵介绍,这是医卫组“加大村级卫生室心电图机普及,推动医共体县乡村一体化建设”协商成果转化落地的真实写照。

  翻开兴化市政协医卫组的履职大事记,从围绕“普及心肺复苏,加装救命神器AED”开展协商议事,到推动全市普及急救知识,添置AED装备百余台;从针对“医保资金管理问题”积极调研协商,到形成调研成果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用协商议事助推兴化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记录亮点纷呈。

  委员作业写在民意上

  一次上门帮扶失独老人的经历,深深触动了兴化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郑文琴。在政协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关爱失独老人的建议”提案,建议全面摸排市域失独家庭底数,完善失独家庭帮扶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失独老人养老服务体系。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准确传达民意诉求是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郑文琴道出了医卫组委员的心声。

  他们立足自身专业,每年提交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为兴化医疗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脱下“白大褂”,他们又以老百姓的视角,将生活中可观可感的“大问题”、细枝末节的“小隐患”,传送到政协平台。

  近三年来,兴化市政协医卫组共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94篇、政协提案79篇、调研报告19篇。

  “虽然医卫组只有29人,但也能迸发强大的能量。”兴化市政协常委、医卫组组长,兴化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彤满怀信心地表示,在新征程上,将带领全体医卫组委员勇担使命、接续奋斗,不断提高履职实效,以“医者匠心”诠释为民情怀。(欣振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