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辖区青少年成长环境,持续推动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从“主导式”向“引导式”的模式转变,引导青少年在理论学习中受教育、在文明实践中长才干,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赵庄村党总支不断激发赵庄村团支部在团组织中生力军的作用,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做好“实”字文章,紧扣“青少年素质教育拓展”这一目标,依托现有的“希望村塾”“爱心暑托班”平台,将青年志愿服务者和辖区青少年紧密联系,让双方在文明实践中共学共成长。

  红色教育课堂,厚植爱国情怀

  期间,赵庄村团支部联合扬州大学志愿服务队、杨庙镇青年宣讲团、返乡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等“青力量”,依托希望村塾打造的“周末课堂”,从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入手,以亲子共读、故事分享、主题朗读等方式,将红色精神播撒到每个志愿者和青少年的心中。

  今年暑期,为进一步优化“红色教育课堂”的师资力量,赵庄村“爱心暑托班”特别邀请了“扬州大学‘红色传声筒’宣讲团”作为暑托班的“常驻嘉宾”。赵庄村团支部与志愿队伍精心策划教育活动,在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同时,开展了系列富有创意的宣讲和互动活动。

  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以“系列课”的形式,细化“红色教育”,着眼“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循序渐进深化青少年对中国各个革命历史阶段的学习,引导他们深刻感悟“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古色寻芳课堂,续写非遗故事

  非遗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气质和精神特质。为让青少年更了解非遗文化,进一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给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以来,杨庙镇赵庄村希望村塾陆续开展了民族服饰、生肖文化等非遗课程,通过趣味讲座、实物展示、手工体验等多种形式,向辖区青少年传递非遗魅力,点燃文化自信之火。

  今夏,赵庄村的“爱心暑托班”更是吹响了非遗“集结号”,依托“非遗夏令营”,开设了白族扎染、苗族蜡染、漆艺扇子等非遗体验课程,充分挖掘非遗的美育价值,更引得青少年争相“打卡”。

  非遗专题活动共开展了10余次活动,以“讲学+实践+测验”的形式进行。服饰扎染、家居摆件蜡染、漂染漆扇,志愿者们和青少年共同以传承者、创新者的身份近距离体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沉浸式感受指尖艺术的魅力。

  绿色生态课堂,传递环保理念

  赵庄村希望村塾全年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设计课程,旨在提升辖区青少年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意识,助力推动生态文化建设,让辖区青少年做守护“绿水青山”的宣传者、践行者。

  赵庄村希望村塾依托二十四节气中物候民俗、农耕文明、诗词歌赋、礼仪文化等内容,制定了适配度较高的民俗手工、农事体验、诗歌鉴赏等活动,先后开展了“迎谷雨,做香囊”、“初夏迎小满”古诗词鉴赏、“小小农忙人”农事体验等特色活动。

  今年,为进一步盘活辖区环保资源,赵庄村团支部创新打造了“相约赵庄,‘趣’寻美”项目。该项目选取扬州环境保护、邗江区节水教育基地、环保大道、团结湖杉树林、农户荷塘、最美庭院等辖区内各具特色的点位,依据点位特征专门制定了“‘趣’探自然‘童’享一夏”、“‘荷’你相遇,‘趣’寻美”古诗鉴赏、“我为环保代言,争当绿色先锋”创意绘画、“知农事,惜粮食,打卡‘最美菜园’”等10场特色活动,引导志愿者和青少年带着“寻美见美”的视角深入村庄。(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