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9日,“传承创新协同赋能”第五届长三角职教新航线论坛在宜举行。全国职教名专家、名师、名校长及骨干教师代表等130余人齐聚宜兴,围绕“人文经济学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职业教育何为、职业院校何为”等主题,开展讲评互动,为推动人文经济学发展提供职教力量。

  论坛上,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宜兴市丁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职业院校,集中展示了学校在推动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中的实践成果。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本土协会和企业,分享了相关创新探索。多年来,宜兴高职校坚持德技并重,践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的产教融合园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陶都中专倾力建设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现有30余个教学班,全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艺、会跨界、能融合的陶艺技术技能人才;无锡工艺作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将培育人才的范围从在校学生拓展至乡村艺人,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现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伟平,对宜兴职业教育助推人文经济学发展十分看好。他认为,宜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陶都、院士之乡,在人文与经济交融上有天生的、独特的优势。宜兴职业教育要紧抓非遗,形成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联动,通过平台、协会等促进社会力量联合,培养一大批热爱宜兴、有心发展家乡经济的非遗方面人员,从非遗传承创新到非遗产业化,推动人文与经济互融。

  活动中,来自苏州职业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学校院所的名师名家作了主旨发言,共同探究职教助推人文经济学发展的方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