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根本没想到检察机关能帮我们追回了50万元损失。”在收到赔偿款后,某电商企业负责人特意向检察官致电表达了感谢。日前,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检察官在审查起诉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时,通过多次释法说理促使无退赔意愿的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赔,挽回了被害企业全部损失。
这是该院高质效办案护航直播电商产业健康发展的生动缩影。常熟作为享誉全国的服装“电商城市”,每天有近1.8亿元直播商品在这里成交,约284万件快递从这里发出,如何让直播电商企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常熟市检察院在一步步探索中逐渐走出常熟节拍和常熟特色。
搭建检企“连心桥”
“近期,我们发现行业中有人利用企业清货心理,以支付10%-30%预付款的方式与企业达成交易,然后快速将货品通过网络直播低价销售,但迟迟不给企业回款,疑似合同诈骗。”今年4月,4位服装生产行业的企业主来到位于常熟市直播电商服务中心的企检服务中心寻求检察机关的帮助,并递上了相关材料。
受理诉求后,常熟市检察院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对服装生产行业进行走访调研,针对行业普遍面临的痛点,提出了“合同履行前进行信用评价查询”“合同履行过程中警惕违约风险”等建议,帮助行业防范法律风险。
这是常熟市企检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受理的第一案,也是该市检察院进一步服务直播电商企业的有益探索。今年4月,常熟市检察院与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在该市直播电商服务中心设立企检服务中心。以此为基点,检察机关聚焦直播电商领域的常见法律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为直播电商企业提供包含法治体检、法律咨询、风险提示等在内的全方位、全周期法治服务。
“成立‘企检服务中心’就是为了拉近企检距离,为企业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常熟市检察院普通、重大和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张灵原表示,通过设立“法治专员”轮值入驻、诉求及时反馈等机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提供精细化法律支持。依托中心,该院已实质性办结企业诉求44件、重点督办19件,接受企业咨询50余次。
弹好护企“多重奏”
“服装样板图是否属于图形作品?权利人的美术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近日,在办理一起服装领域侵犯著作权案件时,常熟市检察院会同公安机关至上海文艺界联合会邀请三位美术领域专家参与案件研讨,提供“外脑”支撑。
参加论证的三位专家阅览创作说明、设计底稿等书面材料,现场查看了服装实物后,针对权利人的美术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进行充分研讨并得出明确论证意见。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借助外力“会诊”办案难题,不仅破除专业壁垒,更能提升办案质效,常熟市检察院在办理涉直播电商领域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充分发挥苏州首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作用,开展案件共商,同时探索引入专家辅助办案,组织联盟成员、知识产权专家参与案件论证9场次,协力办理新类型案件83件。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凝聚保护力量,加强跨区域协作,该院与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以跨省协作办理的多起“国潮”品牌知识产权案件为契机,会签协作机制并共同发布《纺织服装行业法律风险提示》,畅通检察机关跨区域业务协作、协同履职、资源共享。
当好法治“护航人”
5月13日,常熟市直播电商服务中心传来阵阵掌声,常熟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的干警结合最高检发布的《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为辖区内应邀参会的企业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分享会。
像这样的“上门式”法治服务是常熟市检察院落实“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生动写照。该院主动对接市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确定14家直播电商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对象,通过走访调研面对面了解企业法治需求,并通过企业家座谈会、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向企业家代表征求意见建议26条。在此基础上,常熟市检察院结合涉电商企业案件办理情况,编制《网络直播营销活动法律风险防范手册》,梳理了涵盖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领域的49条风险提示,为企业经营提供“法治宝典”。此外,该院还与常熟市直播电商服务中心建立了定向普法合作机制,开设特色普法课程,检察官“定期上门”为直播电商企业送上专项普法,并聚焦新业态劳动用工合同领域,为企业提示法律风险5条,帮助企业筑牢经营“防火墙”。今年以来,该院已在此开展各类专项普法活动16场次,切实提高了直播电商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金梦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