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市公安局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似火的骄阳阻挡不了他们矫健的步伐,稚气未脱的脸庞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对警营生活的憧憬。来自镇江市区24名公安院校录取的大一新生代表,受邀体验警营生活,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警校生涯“第一课”。

  零距离体验警营生活

  7月30日下午,尽管气温很高,但大学生们热情更甚。经过十余年寒窗之苦的一群青年,迎来了收获时刻,他们带着对警营的向往和正义的追寻,报考了公安院校,成为一名“预备警官”。为前置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坚定从警志向,镇江市公安局筹划组织了“逐梦警营青春启航”2024级公安院校录取新生警营开放活动。

  同学们首先走进了镇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指挥服务中心,通过超大显示屏的展示和切换,解密“镇畅行”“镇安行”“镇优行”背后的故事,更真实感受到了公安科技的飞速发展。“原来每次平平安安地上学放学,不止有坚守在路面的交警叔叔的努力,还有一群‘隐藏’在幕后交警叔叔的指挥调度。”参观现场,被江苏警官学院录取的刘钇嘉同学感慨道。

  随后大家来到了巡特警支队,近距离接触了公安特警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并登上特警装甲车,询问了解特警这一公安队伍“刀尖”的性质和职能。大家还观摩了丹徒公安分局城区派出所,实地参观综合服务窗口、综合指挥室、民警工作区和生活区,真真切切地感受公安基层一线单位的真实状态。观摩活动最后,大家走进了蕴含着诸多智慧警务“黑科技”的执法办案中心,全方位了解公安机关规范执法办案的全流程,体验了公安工作的规范化和严肃性。

  “从原来自己想象中的警营,到现在一路走来亲眼看到真实中的警营,说实话,真有些不一样。也让我减少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想象,平添了很多现实主义的色彩,感觉到未来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更为接下来的4年警校生活规划提前做好了准备。”被南京警察学院录取的李煊同学感触颇深。

  最好的教育是传承

  观摩活动结束后,镇江市公安局还邀请了4名不同年龄层次、警种的“从警导师”现身会场,分享从警心得,为同学们警校生活和从警规划“把脉问诊”。

  镇江公安“老典型”代表、京口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久召,“年轻典型”代表、润州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戎姗姗,他们都用自己的从警经历告诉同学们,穿上警服,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勤学苦练本领,方能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不一样的警察故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生、镇江市公安局办公室民警吴杰,江苏警官学院毕业生、镇江公安2024年新入警民警张弛,他们以警校“师兄”的警校经历启迪“师弟师妹”如何度过4年警校生活,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先进典型民警和警校师兄的分享,是对“预备警官”未来从警之路的引航和传承。活动现场还有一群人,他们来自民警家庭,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公安院校。自幼有民警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样是一种别样的传承。

  张久召的女儿张钰今年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录取,也作为新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张钰说:“小时候不理解父亲的辛苦,总是因为他没有陪我而生闷气,甚至吵架,当我上了高中,逐渐理解他不止是一位父亲,还是一名警察。不管是接下来的警校生活还是将来从警之路,我都以父亲为我的榜样,脚踏实地学本领,勤勤恳恳干工作。”

  “我的爸爸是丹徒公安分局的一名警察,他用实际行动让我体会到警察这份职业更多的责任和付出。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让我坚定了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决心。于是,我怀揣着‘亮正义之剑,守万家灯火’的梦想,报考了警校,拥抱藏蓝色的青春。”被江苏警官学院录取的丁灿同学,道出了自己报考公安院校的初衷。

  青春誓言重千钧

  座谈现场,同学们或用朴实的话语,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着立志从警的坚定决心,诉说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

  “为什么想当警察?因为热爱这份职业、因为崇拜英雄、因为穿警服很帅……答案有太多太多。我也一样,因为‘梦想’二字。高考前挑灯夜战、体测前拖着沉重的身子晨跑、政审、等待录取结果……再回首,这是一条布满挑战又充满惊喜的道路。”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录取的李沛然同学说出了自己心声,无论前路山高水远,抑或泥土高溅、扑打面颊,还是太阳强烈、水波温柔,她都准备好做一颗种子,带着梦想发芽,充满力量破土,满怀激情绽放。

  毕业于镇江第一中学的郑好同学讲述了自己最为激动的一刻,7月15日上午11时,当他收到江苏警官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内心波澜起伏,激动万分。“千言万语的感慨,都化为对警校生活和公安事业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活动最后,镇江公安还为每名同学送上一份“升学礼”,几部展示镇江公安优良革命传统和队伍风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让“预备警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认识热爱镇江公安队伍。

  据悉,此次也是镇江公安首次组织新录取公安院校新生走进警营。为何组织这样的活动呢?“就是想让同学们提前感受、认识、了解火热真实的警营工作和生活。”镇江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郦锡梅介绍,公安院校大学生是公安队伍的后备军,在他们还未踏入警校大门之前,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就像“墩苗”“护苗”,提前为他们指明警校生活的方向,为他们规划未来从警之路,以期培养出具有坚定信念、扎实学识、过硬技能和无私精神的合格人民警察,为奋力推进镇江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和持续的源动力。(曹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