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以“红武共进 双争双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大力实施组织体系“溯源强根”行动,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大共治”治理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建强“红色内核”,健全组织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红武共进”规划导力。找准基层党建与全局发展的契合点,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启动实施“红武共进 双争双强”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实现党建提质和发展提效的“共赢”。围绕“万亿之城再出发”,打造沪宁沿江高铁武进站“城市窗口”,导入各方资源力量,擦亮“枢纽武进 畅联先锋”党建品牌。围绕“新能源之都”建设,开展104个行政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在承接人口流量、消费需求和产业红利等方面提前布局。围绕“两湖”创新区发展,制定环滆湖党建示范带规划,实施党建引领城乡更新、产业焕新、人才创新“三新”行动,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才集聚。
坚持机制完善,“武有善治”协同发力。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工作规则,大力推进“五大提升行动”,切实发挥综合治理效能;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出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等26条具体举措,明确责任主体,定期开展调度,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积极落实湟里镇乡镇(街道)权责清单试点任务,形成包含141项基本事项、79项配合事项的权责清单,收回上级部门的权责事项69项,新增赋权需求4项,有效实现基层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
坚持担当作为,“双争双强”凝心聚力。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纵深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打造立体式红色阵地 赋能现代化城市治理”“‘红网格+微积分’助力能量满格”“打造援法议事新模式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书记项目在破解基层治理重点难点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实施“双联双促”工程,完善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引导广大党员争做服务先锋、发展先锋。建设“先锋服务志愿队”,组织超500位党员志愿者在各类活动中做好现场维稳、引导、服务等工作;实施“先锋服务直通车”,组织机关部门走进“两湖”,现场为群众提供入学咨询、健康义诊等服务,解决问题180余个。
织密“红色网格”,畅通神经末梢
深入推进“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共建立791个网格党支部,覆盖率达100%,打造568个网格党群直通站,覆盖率超95%,有力夯实治理基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1+3+N”网格力量体系,调整优化网格304个1209处,始终保持网格力量配备双百分百。
资源进网,服务“大民生”。把保障充分就业作为提升网格服务能力的重要切入点,紧扣理想之城建设、站城融合发展等契机,一体打造全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道路货运党群服务中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校,推动技能培训、职业认证、爱心公益等12类服务功能融入网格、覆盖区域,面向全市提供60项“资源清单”和80项“服务清单”,常态化开展“暖流活动”,帮助解决技能提升、职业认证等问题。
智慧强网,激发“新活力”。规划开发“四大治理、数字乡村”五大类别74项治理场景体系,构建“一心十联新机制、一网统管新格局”。创新促进网格治理和城运治理体系融合,专属网格建设提质扩面,加快实施“二零四零计划”特色场景建设。积极推动“天眼”巡查能力建设,持续提升“融合通讯”能力水平,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全域、雪堰镇等开展“天眼”巡查试点,形成问题工单“发现、流转、处置、核查”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实现全区“天眼”巡查能力全覆盖。全面实施“网聚民情 格外用心”2024年全区网格为民办实事“个十百千万”工程,开发“武进网格”微信小程序,提升网格为民智能服务“24小时在线”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区群众通过小程序扫码上报事项7000余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安全入网,筑牢“防火墙”。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以网格化治理模式为抓手,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盯紧安全红线、守住责任底线,防微杜渐、消除隐患,筑起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火墙。在雪堰镇、牛塘镇试点建设安全生产专属网格和微网格,配置专职网格员44人、微网格员600余人。嘉泽镇实施“网格护嘉”行动,网格员联同综合执法局、派出所对全镇349户群租房逐一排查,排查燃气安全隐患56处,确保不留死角。
打造“红色物业”,激活肌体细胞
将红色物业、红色业主委员会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赋能区域高效能治理。
强化组织建设,建立三级联动体系。建立“区—镇街(街道)—社区”三级责任体系,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督促落实;区住建局承担行业监管和党建指导双重责任,负责指导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加快组织覆盖、提升服务水平;各镇(街道)承担“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负责统筹做好辖区内的业主委员会筹建、监管和指导工作,监督物业公司日常管理服务,推动党建工作“两个覆盖”扎实提升。社区党组织负责具体推动辖区内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党建工作开展,督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优化提升管理服务品质。
强化规范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协调共治机制,成立区级物业行业党委。开展“红色物业先锋管家”行动,通过加大党员发展、联合组建、以大带小等方式,积极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构建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推行社区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280多名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小区党建指导员,260余名物业企业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兼职委员,1300余名物业企业职工兼职社区网格员,111家住宅小区物业企业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党员群众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组建红色物业志愿服务队,打造解忧茶屋、7点钟议事厅、民意气象站等协商议事平台160多个,推动解决小区乱停车等难题8900余个。
强化标杆建设,全面擦亮治理品牌。纵深推进党组织引领下的“小区+物业+居民+N”的自治模式,以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党员中心户3支队伍为切入点,定期评选区级党员中心户、红色楼道长、先锋红商户,组织560名居民担任小区党支部、楼栋党组织带头人,推动解决物业费缴纳、维修协调等关键小事。香溢澜桥、星河国际等小区被评选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省级示范点。探索“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改造模式,深化老旧小区提质提标,近三年投入超2亿元专项资金,对湖塘镇花东社区等10多个片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涉及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超1万户,打造泵道、青年滑板、“湾小里”等特色口袋公园,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升小区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以社区的“面貌新”带动基层的“治理优”。(符小宝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