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基地签约、无锡星谷产业园揭牌……在近期举办的2024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上,一批相关项目落地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助力经开区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布局。

  空天信息是发展未来产业、竞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也正成为经开区抢滩占先、换道领跑的生动实践。不仅是空天信息,近年来,经开区从抓实顶层谋划入手,立足区域禀赋推动产业变革、向外招引资源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生态一步步“超前”迈进,加速具象化产业发展“未来式”。

  乘势而谋,竞逐“未来”

  经开区在成立之初便确立了“生态环保示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的建设定位。后又被赋予“打造无锡产业技术创新的‘中枢’和‘内核’”重任。2020年,经开区发布《<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无锡经济开发区行动纲领》,明确打造“一镇五园”格局。

  “锚定‘四区’目标,我们将‘一镇五园’作为主战场,靠前作为、接续奋斗,力争在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无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虹娟说。

  不同于“圈一片土地、发展一批企业”的传统园区粗放型发展模式,“一镇五园”强调精细化发展:雪浪小镇定位制造业数字化策源地;经开智造园定位智能制造示范区;黄金湾科创园定位“科产城人”融合载体;国家传感园定位物联传感、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园;文创会展园定位“文体赛展”功能区。

  “一镇五园”侧重不同、各有专长,最终形成逐渐成熟的科研配套与产业生态土壤,汇聚成赋能未来产业发展的合力。

  今年1月,经开区在无锡率先举行未来产业发展大会,会上发布多个指导文件,提出将形成“7+X”未来产业体系,打造“天生机智”(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类人机器人、人工智能)未来产业新地标。其中,“7”指第三代半导体等7个成长型未来产业,“X”指量子科技等X个前沿性未来产业。

  根据政策,经开区还将设立10亿元转型扶持资金、100亿元的尚贤湖未来产业基金,全链条扶持未来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向内求变

  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强强联合汇集创新资源,加速产业化进程……无锡经开区正探索实践着适合自身的“打法”。

  发展未来产业讲究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无锡经开区“未来打法”讲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未来产业发力方向很多与先期产业布局高度契合。比如在商业航天领域,我们只做卫星互联网。”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经开区根据算力长板明确的“坐标”之一。

  “把航天数字化落地,正是看中算力基础和数字化特色。”今年,聚焦卫星数字化领域的江苏巡天揽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雪浪小镇,实现与经开区产业布局的“双向奔赴”。

  新赛道孕育新场景。年初,经开区启动未来产业十大场景全球征集活动。以既符合未来趋势、又匹配资源禀赋为宗旨,设立最高100万元入选奖金、1亿元资金池,用于支持人形机器人等十大国内首创性创新应用场景方案的落地。

  新需求催生新技术。纵览无锡经开区科创体系布局,已建设太湖湾ICC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平台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落地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吸引15名院士集聚……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的组织架构便可领会经开区“未来打法”另一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该研究院由多方共建: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强、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前沿技术整合能力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培育能力强。三方优势互补,助力经开区向着未来打出新“王牌”。

  引源蓄能,向外招“新”

  基于区域禀赋,经开区未来产业已然起势。“向外找寻发展资源”,成为经开区进一步提升未来产业发展驱动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思路。

  一方面,以科创飞地链接大湾区创新资源,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经开区布局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无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锡港协同创新中心、雪浪小镇(上海)创新中心等域外科创载体,并以建设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核心区为抓手,在域内建成各类载体70万平方米,聚力让优质资源“引得进、落得下、用得了”,形成了“研发孵化在飞地、转化生产在经开”的创新模板。

  另一方面,以项目招引链接全球高端资源,提升未来产业国际竞争力。去年,经开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学等五大生态圈和“天生机智”未来产业,新引进科技企业467家,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61家,同比增长30.3%。今年以来,经开区步履不停地主动出击、精准招引,在日本、美国招商交流期间,累计签约项目15个,合计签约总额2.72亿美元,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一系列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正成为经开区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未来,经开区将围绕“专业园区+创新平台+人才团队+生态企业+场景驱动+金融支撑”路径,持续推进未来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