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航、盐师学子组织志愿者深入扬州乡村,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社区企业,科技助农传承非遗文化,挺膺担当展现青春力量。

  聚焦互联网+ 助力酒香传得远

  图为线下推广打卡体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春e行”团队深入邗江槐泗镇,围绕乡村振兴,聚焦“槐泗镇酒甸酒坊非遗文化探寻”主题,整合乡村非遗传承、互联网自媒体、政府官方平台等资源,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探索一条新媒体+非遗文化发展新路径。

  实践团队顺应数字时代的潮流,利用互联网技术培育新动能,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动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团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开设专题账号“航迹槐泗”,发布纪录片预告、幕后花絮等内容,开展直播活动,突破低于限制,实现产品的实时展示与销售。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推送摆摊活动进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以线下品尝为基石,增强互动性;以社交媒体传播为助推器,扩大影响力,共同赋能非遗酒的发展。

  聚焦普通话推广 惠民促振兴

  图为盐师实践团成员利用农产品直播间进行推普宣传

  盐师学子先后深入农行邗江区支行、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和仪征市陈集镇智能示范田、高邮市大虾产业园、邗江区虎豹服饰公司、广陵区维扬乳业、宝应县射阳湖荷藕产业示范园等扬州市知名企业,通过与农民、农业产业工人、农技指导员等交流,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盐师学子结合实践情况,通过农产品销售直播间,进行“推普技能+”直播,将普通话培训和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以网络直播形式开展普通话培训,致力提高农村人民的普通话水平。

  盐师学子还走进高邮博物馆、宝应县山阳镇春光村等地,在了解当地农旅产业、乡村文化发展情况的同时,向当地干部群众、前来参观旅游的学生居民,开展“一对一”推普培训,鼓励当地居民运用普通话来讲述家乡优秀文化特色,体会推广普通话的助农意义,为当地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姚郑宜 王喻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