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秦淮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新录用公务员“青苗培育”计划和市委组织部新入职人员“岗前实践第一课”工作要求,抓牢录用后成长成才黄金期,探索完善新录用公务员岗前锻炼模式和管理考核机制,有意识地安排到社区网格、信访维稳等工作任务繁重、矛盾问题复杂岗位锻炼,帮助年轻公务员克服适岗困难、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筑好人才培育“蓄水池”。
立足一线,强化基层淬炼。建立专项工作跟岗历练、基层社区实践锻炼、录用岗位适岗磨炼的递进式培养方案,坚持全区重点专项工作推进到哪里,新录用公务员岗前实践锻炼就扩展到哪里。2023年,聚焦基层党建、网格化治理、走访入户、安全消险等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形成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开展为期5个月的社区网格历练,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快速掌握基层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靶向发力,强化培训赋能。建立健全以新入职培训班为起始的递进式全流程培训体系,在全国新录用公务员集中培训基础上,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和新录用公务员能力素质特点,增加5天区级初任培训课程,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精心安排课程师资,提升培训实效性、针对性。聚焦区情介绍、基层治理、文稿写作、心理健康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等专题,重点安排区机关部门“一把手”上讲台,让“懂的人”讲给“干的人”听,帮助掌握履职技能、夯实理论根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新录用公务员赴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江宁监狱等参观学习,引导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结对帮带,强化示范引领。明确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作为岗前实践第一责任人,建立思政业务双导师制度,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思政导师,由分管具体工作的班子成员和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业务导师,抓好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培训指导等帮带工作。通过每周经验分享、每月交流座谈等形式,跟进了解新录用公务员思想动态和综合表现情况,推动比学赶超、共同提升。帮带团队与新录用公务员开展常态化谈心谈话,适时进行心理关怀和疏导,落实日常关心关爱举措,协调解决档案转接、落户办理、社保转移、租赁房屋、交友联谊等“关键小事”,切实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
全程跟踪,强化结果导向。以全程跟踪促全程管理,制定跟岗锻炼全流程管理办法,围绕“学政策、察民情、办实事”等“五个一”任务清单,实施“周记实、月评议”跟踪机制,选树正面典型,累计编发月度工作动态52期,刊登优秀案例184篇,做到“成长有迹可循、管理有据可依”。实践锻炼期满后,区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全覆盖实地考核,围绕政治素质、适岗能力等关键要点,与帮带导师、社区书记等逐一面谈,多角度掌握岗位实绩及工作状态,形成“一人一档”,对表现突出、考核优秀的新录用公务员及时纳入“青苗培优”培养对象,作为后续跟踪培养重要依据。(秦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