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在江阴亨德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崭新的设备正在按照系统指令自动进行生产调试。只见设备的机械手臂快速地执行各道生产工序,整套操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该公司总经理徐勇说,这套设备生产的产品是亨德拉科技历时半年多时间,为保时捷汽车生产厂家定制研发的新产品,将被应用于汽车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一台设备的日生产量相当于过去几十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在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检测误判。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亨德拉科技主要为客户设计开发半导体智能检测设备、电力智能装备、自动化流水线设备以及控制软件等。近年来,亨德拉科技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逐年增加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0%,开发的数百款设备的技术性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销售总监叶建国透露,产品含“研”量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的“金口碑”,如今,亨德拉科技已成为华润微、长电科技、银河微电、东方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今年1月至5月的订单交付量已达去年全年的六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企业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江阴科创企业积极抢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机遇,紧跟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创新,推出更多高含“研”量的产品扎根老市场、抢拓新市场,助力江阴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塞特精密采用自主研发的超精微硬质合金小模数刀具制造工艺,制定了高于国际先进标准的企业标准,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国内外众多重点大型企业指定的刀具合作伙伴;威茨曼金属“数十年磨一剑”,凭借对波纹管研发、制造工艺的反复打磨,成为全球燃油车品牌的供应商,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占到35%—40%……放眼江阴,一批批低调务实、内功深厚的企业正活跃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

  企业靠创新在市场闯关夺隘,离不开政府对技术攻关的加油和鼓劲。近年来,江阴系统梳理现代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推出了“企业发榜、专家评榜、院校揭榜、政府奖榜”的“霞客之光”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超500条,以政府奖补资金4150万元撬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8.5亿元、带动产品销售收入超35亿元。同时,江阴还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江阴分中心10家,成立校企联盟620家,让产学研合作持续激活企业创新的“一池春水”。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江阴通过实施暨阳英才和“千企万才”计划,对“高精尖缺”人才“一事一议”,坚持外引内育并重、国内海外并进、柔性落户并举、政府企业并行,持续打响“才聚江阴 澄就未来”引才品牌,全市累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8名,引育国家级专家90名、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96名,推动各类优质人才资源加速集聚,为江阴企业研发注入源源不断的后劲。

  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盘筑得更牢,接下来,江阴将持续加强科创主体培育,构建完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模式,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一批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