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步入快车道,长江干线现代“黄金水道”“水上高速路”经济效能日益释放,随着港口吞吐量增多、船舶运输航次增加,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给长江水域治理带来了新挑战。

  作为长江镇江段的“守护者”,长江航运公安局镇江分局镇江派出所紧紧围绕“小事不出船、矛盾不上岸、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探索出具有区域水域特色的“长江枫桥经验”。船舶纠纷大幅下降,三年来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70%,扎实助企纾困、为民解忧,长航镇江派出所受到沿江企业和广大船民的普遍赞誉。

  当好涉水企业发展的“护航员”

  近年来,辖区沿江企业、船舶涉及水运物流纠纷警情逐年递增,从占比1.22%,提升至13.11%。为此,长航镇江派出所主动对接属地经济发展需求,“驻企警长”担任联络员,组织民警送法进码头、进船头、进车队、进企业“法律四进”等活动20余场次,普及各类法律知识。

  同时,深入开展“平安长江”专项行动,紧扣打击整治长江水运物流犯罪专项工作,对沿江企业、船舶代理、承运船队、货运司机等水运物流全链条从业人员开展以案释法,加强警示教育。

  与辖区7家港口公司组建7支“安澜港务”专职巡逻调解联防队,加大对辖区码头承运船舶、货车车队等治安要素登记力度。

  针对出现的涉及水运物流领域的违法犯罪线索,快侦快办,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切实保障辖区沿江企业经济发展。2023年以来,共为沿江企业追回损失700余万元,全力守护辖区港区优质营商环境。

  当好船民矛盾纠纷的“解忧人”

  3月22日,武汉某船运公司王经理因口头约定协议发生纠纷,造成承运货物无法卸货,既妨碍码头一线作业效率,又耽误承运船方下个航次运输。长航镇江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启动“三联一接”矛盾调处机制,通过与涉水部门组织联动,第一时间信息联通,及时掌握船舶、人员、码头等相关涉水要素,共同开展矛盾联调,借助海事法院等司法力量,畅通诉调对接渠道,快速妥善处置了此次纠纷。

  长航镇江派出所坚持以法治方式化解,依靠多方力量破解难题,组建“民警+退捕渔民”“民警+港航职工”“民警+律师”等组成的“长江义警”队伍,服务“套餐”多元,方便群众“点单”。

  同时,加强与海事法院、属地人民仲裁、司法所、律师等人民调解、司法力量的沟通联系,为船民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自“三联一接”工作法实施以来,派出所成功调解各类重大矛盾12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全力守护船民的水运“烟火气”,助力好长江上每一个“经济细胞单元”。

  当好水域预防警务的“先行人”

  今年2月,镇江派出所联合海事、边检、地方公安、海关、航道、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等16家成员单位组成长江镇江经开区段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委员会,共同开展长江生态保护、风险隐患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联动巡逻防范、应急事件处置、党建共建联建等工作。

  “从接到线索到分析研判再到组织抓捕,全过程只用了不到3小时,联合执法效率大大提高。”镇江派出所所长曹钦介绍道。6月某日凌晨,派出所依托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警务机制,联合多部门现场抓获2名非法捕捞嫌疑人,查获渔获物16公斤。

  据该所民警介绍,共建区单位合成作战,10余家单位合力打击,通过“人员岸线巡、船艇水上巡、无人机空中巡、感知设备网上巡”等“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破案速度明显提升。

  同时,针对辖区江心洲只通汽渡的洲岛,联合共建区单位制定有关应急预案,提出搭建夜间生命救援通道等服务举措。

  依托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合成作战机制,辖区长江生态类案件逐年下降,扰乱航运经济秩序类犯罪基本清零。(濮方杰 王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