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工作见成效,一切管控到终端,这次的参观让我们对精细化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深受启发……”近日,在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精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上,专家组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上场一年多来,中国铁建昆仑集团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项目部已承办省级大型检查观摩5次,市级及以上大型活动10余次,成为徐州市重点打造的工程建设管理学习观摩点。
掀起学习热潮,组织集中宣讲,制定落实项目精细化管理具体举措……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施工总承包部大力开展价值创造行动,在推动精细化管理制度宣贯学习入脑入心的同时,匹配完善具体措施,推动精细化管理在徐州地铁项目现场落地见效。
超前谋划部署“促”进施工生产
7月1日,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景观路站至杨山路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提前30天兑现始发节点。1.5公里全断面的岩溶长大区间施工,车站架体拆除、盾构组装等多处交叉作业……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总承包部联合参建单位实施专题调度,分解施工任务,提前布置标准化建设,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快速实现区间右线盾构始发,刷新了徐州地铁施工纪录。
坚持以快制胜,总承包部将总体进度计划进行详细分解,特别是对泰嘉区间盾构始发、大郭庄片区全土车站深基坑开挖等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明确关键节点,制定月、周施工计划,作为进度管控依据下达到作业班组,同时明确相应激励约束措施,作为计划落实的重要保障。
目前,该项目已开工点位24个,其中景观路站、徐海路站盾构井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下井7台,始发6台,全面掀起施工热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副指挥长张守南介绍说,总承包部定期召开施工生产分析会,预估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想方设法创造施工条件,留足工期保险底数,做到均衡生产。根据统计,总承包部针对重难点区域成立的党员攻坚责任区就有10余处,累计召开的各类工作协商会议30余场,项目进场半个月即实现首桩开钻、首台盾构提前55天顺利始发,徐州市城建重点办专门给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发来表扬信。
紧盯安全质量“护”牢发展质效
作为徐州市在建线路最长、投入盾构数量最多的轨道交通线路,4号线一期贯穿徐州主城区,盾构下穿京沪、陇海既有运营铁路,与7条线路换乘,风险源多达613项,危大工程275项。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施工中还需要在主城区内进行爆破作业,保证施工安全成为工程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矩阵,总承包部在安全管控“一个单元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制定了“1网2单3化4卡5体系”安全工作法,全线推广安全智慧用电,动态开展“安全大讲堂”、知识竞赛活动、“劳务人员安全夜校”等活动,建立全方位多角度教育培训机制。
总承包部制定通俗易懂的标准化检查清单,提升发现整改安全隐患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追责力度,实施“一事四查”,维持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推广应用安全操作“四卡一规”,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明职责、知风险、会操作、能应急,规范作业人员安全行为,培养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营造“铁建轨道”安全文化。
强化过程管控“挤”出最大效益
“我们站在铁建一盘棋的高度,大力推进价值创造行动,积极寻找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切入点,推动参建各方共赢。”项目指挥长罗俊国表示,针对项目精细化管理应遵循的“三个22原则”,总承包部组织参建单位进行了多次学习和研讨。
26.7公里的线路,10家工程局参与施工,徐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是昆仑集团着力打造的轨道交通工程新名片。总承包部积极响应徐州市建设安全、高效、低耗、智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号召,树立“人人重视成本,人人节约成本”观念,及时总结施工生产和经济运行情况,主动开展创效竞赛活动。
本着安全、质量、工期大成本理念,总承包部对周边市场进行了多次调研,精心编制了《徐州地铁4号线汽车吊、履带吊租赁单位推荐名录》等,为参建单位管控成本提供参考。统筹协调各方完成了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集采内供,有效节约成本,达到了全方位集成服务目的。
总承包部力推实施盾构渣土泥水分离设备对盾构渣土进行处理,解决了盾构渣土运输难题,实现了资源二次利用,节约了成本。他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控制定员定编,合理规划管理人员入场时间和数量,选配复合型管理人员,既满足了工作需要,又减少了人员调入,加强间接费用预算控制,合理降低差旅、办公用品消耗、水电油等非生产性成本,提升低成本竞争能力。
细在当下,成在未来。当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生产已进入“快车道”,将继续以价值创造行动为导向,深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实事前谋划、过程管控、事后跟进,将成本意识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继续算好精细“成本账”,打好增效“铁算盘”。(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