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穿城镇新桥村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盘活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发展富民产业。近年来,新桥村着力优化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建成800亩大蒜基地、120亩芦蒿种植基地、220亩芡实种植基地,30亩枇杷试验基地,不断壮大特色农业,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解决农业资金投入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通过村集体领办,聚焦“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不仅保证了基本粮田的种植面积,产业质态得到很大提升,还适度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带动附近村民400余人就业,每人每天工资从80元到150元不等,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以资源盘活利用为目标,助推集体增收。近年来,新桥村从厘清、盘活村集体公共资源入手,让公共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多价值,实现效益。将323亩废弃砖瓦厂拆除,以每年每亩990元的价格对外发包,用于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分类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耕地、水塘等资源,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盘活旧村小,自筹资金150万元建设12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招引江苏中宏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该项目还带动50名村民就近就业,群众致富门路不断拓宽。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新桥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回应村民期盼。先后获得省级、市级国土综合整治资金18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200亩、铺设水泥路17.5公里、架设桥涵闸坝80余个、修设灌溉渠3400米。在村内主次干道架设路灯135盏,持续优化群众出行条件,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改厕255余户,自筹资金20余万元对张陈小区进行升级改造,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幅改善乡村面貌,不断擦亮农村人居环境底色,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将继续发挥表率作用,带领老百姓在富民兴村的道路上前进。”穿城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张留虎说。(朱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