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建安装苏杭公司参建的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开通运营。如同一轴水墨长卷穿越园林风光,将狮子林的奇巧、苏州博物馆的文艺、虎丘的古韵与拙政园的雅致一线串联,带来“出站即园林”的美好体验。

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项目,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全长36.12公里,共设置31座车站,其中14座车站紧邻园林,有着“最美园林线”的称谓。通车运营后,将成为城市东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鸡湖的重要客流通道,大幅提升金鸡湖东西两岸交通出行品质。苏杭公司承建金家堰站、北斜步站、南斜步站、金尚路站、桑田岛站、华云站六个站及相邻半区间的机电安装、设备区装修及部分公共区装修工程。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以“见山、游园、入画、无界”四意境,展现苏城人文气息、精巧雅韵和现代科技,线路站点装修设计分为标准站和重点站,中建安装项目团队参与建设的六个站中便有两个是重点站——华云站和桑田岛站。

作为全线唯一一个裸装站,华云站直接采用机电管线作为装饰构件,所有公共区域管线均为明装,将建筑空间最大化还原给乘客,呈现出简约纯粹、内实外美的“裸装”风格。为保证机电管线和站内装修风格一致,项目团队配合业主创新应用综合承载系统,将车站广播、灯具、公共区的装修吊顶等悬挂物结合综合支吊架进行一体安装,经多轮设计优化、受力计算,为其“素颜”上妆,成功实现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完美统一,同时较传统安装方式,减少了吊顶型材和末端设备支架的使用,实现降本增效。

桑田岛集聚众多新兴产业,紧邻在建的苏州东站,在这里,为契合“科技无界”主题,项目团队利用BIM技术对装修龙骨、连接件以及陶瓷板优化排版设计,将科技元素与空间功能充分结合,并通过整合各专业模型,实现95%以上的末端点位开孔在铝板厂里一站式完成,降低铝板二次破坏率,提升装修实体质量,同时通过碰撞检查,提升管线安装精度,使各末端设备与吊顶面板更好结合、一次成型。

“精准服务、品质建造”是中建安装项目团队的不懈追求,匠心品质起于标准、工于细节。在现场,出入口样板、公共区管线综合样板、冷水机房样板等20余个实体样板为项目实体质量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项目团队以金家堰站点为样板站点,坚持对标先进,探索优化施工工艺,随后复制推广到其他站点,最终,仅用2个月完成I类Ⅱ类房移交。

“发扬铁军精神,誓保优质履约!”来到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项目部,大家都会被项目团队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精气神”所感染。“我想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理念深植于每一位同事的心里。”刘小军说道,这位85后年轻项目经理,管理团队有一套“妙招”。项目引入先进工期管理工具,制定总进度计划,梳理出10项关键里程碑节点,强化任务追踪和结果复盘,做到 “挂图作战、有的放矢”。

据悉,结合现场实际,项目青年积极参与工机具的小改革,创新孵化管道运输轨道车、可拆式放线架、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绝缘脚架等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场累计使用新技术、管理创新等22项,“电子眼”实时监测、AR+VR技术沉浸式安全体验、临设智慧消防等等“智慧”场景更是随处可见,真正提高了建造质量与效率。(王灿华 臧业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