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服务新质生产力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建设银行持续加强科技金融高效供给,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金融动能。江苏省分行聚焦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全链条生态赋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港湾式”陪伴科创企业乘风破浪,有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截至2024年5月末,该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983亿元,较年初新增58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34.45亿元,较年初新增14.24亿元。
全要素集聚,科创服务点燃澎湃动力引擎
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金融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下好“先手棋”、亮出“组合拳”、用好“连环招”,优化升级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着力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链。
下好“先手棋”,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强化顶层布局,构建科技金融组织架构与服务体系。在省分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协调和推进科技金融业务布局;在市分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围绕科创企业加强行内部门间协同服务联动;在支行层面,部分机构试点“科技支行”,进一步聚焦服务职能,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的样本间,以点带面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亮出“组合拳”,建设银行着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专属支持政策、专属评价体系、专属产品体系、专属服务方案、专属机构平台的“五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创新构建的“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着力突出科技属性,围绕知识产权这一核心创新要素,评价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无形资产,从轻飘飘的纸张转变为沉甸甸的信用,实现“不看砖头看专利”,帮助科技型企业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用好“连环招”,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紧密协作形成合力,整合资源连环“出招”,推进信贷服务向早、向小、向新。该行积极对接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人才办、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根据企业的人才、补助、纳税、工资、营收等信息,形成科技型小微企业“九大定贷”新型服务模式,即以人才定贷、以投定贷、以税定贷、以补助定贷、以工资定贷、以知识产权定贷、以房定贷、以机构增信定贷、入园即贷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并针对有科技转化需求企业配置中长期科技转化贷款,以政银共建“连环招”为发展保驾护航、托举企业腾飞。
2023年,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与南京市政府签署共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南京市构建“2+6+6”创新型产业集群,运用“建行科创金融VALUE价值服务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建立“1+1+1+2+5+13”管理体系,即1个南京分行科创金融管理委员会、1个中国建设银行(南京)科创金融中心、1个产品矩阵、2支科创基金、5家创业者港湾、13家科创支行,在南京设立首个派驻独立审批团队,出台前置授信、绿色通道、容缺受理、优先排会、流程监控、限时督办等便利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全面直达科创企业,积极参与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全周期服务,呵护科创“星火”追梦之旅
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是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产业链重点环节的关键所在,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聚焦《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专项活动、专属产品、专门服务、专项政策,以“四专”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该行组建柔性团队、开展专项活动,结合辖内专精特新客群产业特色、供应链产业链位置及其生命周期所属阶段等企业发展特点及经营特征,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一户一策”做好服务对接,配置专属金融产品,制定“表内+表外”“对公+对私”“股权+债券”“母行+子公司”的综合化“融资融智”服务方案。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科技创新为起点,主要载体在产业。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将目光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力提高科创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和便利性,创新推出“科企融资链”,为企业创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各个阶段分别推出各类专属信贷产品。
针对初创期企业,企业在发展早期,自身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该行创新“开业(入园)进阶贷”“善科贷”等产品,以科技小微企业为服务重心,创新多元化增信方式,聚焦“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多方面要素,帮助解决科创小微企业信息信用积累不足、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难题。
针对成长期企业,配合企业大干快上和爬坡上坎关键需求,创新“科技易贷”,该产品结合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融资时效要求高、知识产权丰富等特征,制定了差别化准入机制,简化了授信申报材料,为中型科技企业服务“加速”。
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并购贷款、现金管理、科创票据(债券)等综合金融服务。让“知产”变“资产”、“知本”变“资本”、专利变“红利”,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南京某半导体科技公司是一家初创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由于芯片行业前期投入大产出小且实际控制人为外地招商引资企业,没有合适的抵质押物,一直苦于无法得到银行借款。建设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拜访,通过“云知贷”产品仅用3个工作日便为企业申请到150万元信用贷款,企业扩大产能的愿望得以实现。截至目前,该行普惠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7.8亿元,已累计服务小微人才企业158户,授信2.57亿元。
据介绍,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创新推出的全流程线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云知贷”,是可实现线上评价、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支用、线上还款等全流程全线上操作的知识产权质押类信贷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建行惠懂你”手机APP线上申贷、签约、支用、还款等操作,方便快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还积极发挥“建信e链”平台优势,企业免费入驻该供应链交易服务平台,可实现产品采购、销售全线上化操作和可视化管理,实时掌握生产销售情况。基于该平台交易订单,买卖双方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申请获得便捷实惠的供应链贷款支持。 该行将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借助“链主”企业信用增信,围绕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等节点,积极嵌入产业链交易各环节,为产业链上面广量大的科技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线融资服务,增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
全链条生态,护航科创企业逐浪新蓝海
科创企业需要长期资金、“耐心”资本深耕细作,服务科创企业,尽调和审查更需要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企业分析需更加关注企业未来成长的估值。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在投行部设立投贷联动中心,通过自主培养与社会化招聘相结合形式组建了一支具备专业投研投顾能力的团队,提高对科技前沿领域市场的快速反应及预判能力。同时积极联动建信信托、建银国际、建信股权等集团内股权投资机构通过联合走访、协同尽调、组合融资等方式合作,持续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支持。
去年10月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充分发挥集团多牌照经营优势,联动建信投资与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共同设立100亿元“建源锡产”股权基金,面向无锡市及江苏省内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物联网、绿色低碳等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开展股权投资。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1800亿元。母子联动落地综合化股权投资规模达400亿元,投资设立7支股权基金,穿透投资科技型企业达100个,深度助力江苏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同时,该行还大力推动科创票据项目落地,去年以来,已为徐工集团、中材国工、红豆集团、江苏核电等客户共承销发行科创票据4期、35亿元,支持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助力在业务领域深耕细作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以成长性思维服务成长型企业。建设银行深知科技创新型企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社会各方资源助力,构建起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升服务高效性。通过打造“创业者港湾”,该行积极连接政府部门、知名创投、核心企业、科研院所、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客户群体提供“金融+孵化+产业+辅导”一站式综合服务,江苏省分行目前已为超2000家入湾企业提供超过10亿元信贷支持,并借助资源整合优势,为企业成长积极引荐汇聚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建设银行还持续加强数字金融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于近期推出了“飞驰e+”智慧版数字平台,该一站式投融资撮合平台打造了投资人与企业的专属“朋友圈”,可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资金融通和优势互补。
截至2023年末,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31万亿元,同比增长26.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693亿元,同比增长26.1%。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陪伴科创企业乘风破浪,服务江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引导金融服务向成果转化初期和前端倾斜,深化科技创新型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各项金融服务支持,提供长周期、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扎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推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有序循环的良好生态。(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