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只此周庄》演艺项目新闻发布会在美丽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举行,为公众揭开6月底即将在古镇周庄正式首演的这一行浸式多维空间剧的神秘面纱。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媒体嘉宾、文旅代表、戏剧专家共同见证发布。

相遇,一个行浸式文旅新演艺

《只此周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是昆山市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重点文旅项目。在坚持“形态、生态、文态、业态”深度融合背景下,由周庄镇人民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推出,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舞台剧后的首部“只此”系列文旅演出的扛鼎之作,也是该集团精心创意策划的首个在景区驻场演出的行浸式文旅演艺项目。

《只此周庄》以江南文化为创作根基,立足当下时代诉求与国潮风尚,锁定宋代为剧本内容的时间锚点,以行浸式空间剧艺术为手法,在独特的“一幕江南”建筑载体中,通过讲述关于“知己之情、家国情怀、遇见自己”的故事,让观众徜徉在相隔九百年却彼此呼应的两层心灵空间中,感受“不负我心,只此周庄”。整场演出循着“旧梦、入画、出征、寻路”四大篇章,引人入胜,单场演出可同时容纳350名观众观演。

“《只此周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打破了传统戏剧和舞台表演的模式,在解构与重构中探索空间与时间议题,将宋代美学与多维数字科技创意融合,带领观众超越三维空间的时空畅游,从而获得情感与心灵的超感体验。”《只此周庄》总导演靳韬在发布会现场说。

相遇,一个江南打卡新地标

《只此周庄》演出占地面积约22039平方米,小型剧场建筑面积约10720平方米。演艺所用建筑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通过改造其原有功能以承载“行浸式”演艺,将老旧建筑转化为符合当代群众审美的新地标与优质文旅新业态空间。

其中,主立面“一幕江南”,以现代美学方式简化重构,两片幕布轻盈而纯粹,寓意一半是传承,一半是当下。纤巧优雅的线条,纯粹干净的材质,极具质感的设计,使其成为下一个打卡出片新地标。

东立面配合三层空置物业改造的主题性商业空间,以“墙里游园”为主题。项目周边景观提升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结合古镇风貌与剧场内容需求,联系美学、文化,打造丰富周庄文化旅游内涵的新建筑印象,使《只此周庄》处处皆景,随手一拍即是大片。

周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剑峰说:“《只此周庄》演艺项目不仅是一部剧、一条主题街区,更是被重新定义的中式文化产品,旨在打造余韵悠长的文化品牌IP价值。让游客沉浸在多媒体艺术、表演、互动、创意空间等场景中,体验文化与心灵的碰撞。”

相遇,一个文化周庄新故事

周庄拥有900多年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深厚,从1995年起就以“中国第一水乡”的品牌推向海内外。2006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深度挖掘江南水乡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周庄持续推动演艺艺术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全新突破。

2007年,中国第一部原生态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正式推出,17年来共完成了3497场演绎,随着国内演艺市场的快速发展,亟待提档升级。

《只此周庄》在《四季周庄》原址上孕育而生,给游客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周庄文化旅游事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昆山市文体广旅局局长苏培兰说,《只此周庄》不只是周庄古镇旅游的一个新产品,对推动昆山文旅融合也有着积极作用。它通过探索融合表演新模式、打造数字文化新产品、树立文旅融合新典范,将宋代美学和多维数字科技创意融合,打造昆山原创大型行浸式体验剧第一品牌,让游客在观演过程中更好地感知周庄记忆、追寻历史脉络、感受人文魅力,十分值得期待。

相遇,一个文旅娱乐新模式

科技赋能让《只此周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开创了新型娱乐模式。3D虚拟空间、元宇宙场景搭建使观众能够“行浸”梦境,一眼千年,用多维数字科技重构人文浪漫的城市空间。

据介绍,《只此周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初定于2024年6月底正式开演。票务方面,《只此周庄》演艺项目的定价策略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成人票定价为280元/张,学生、儿童、老人及军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优待票180元/张,“一大一小”和“两大一小”亲子套票分别为460元/组和720元/组。

另外《只此周庄》演出与周庄古镇联票为350元/张,游客在欣赏完精彩的演出后,可游览古镇景区的优美风光和丰富文化,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完美融合。每天基础场次安排为10:30/15:30/18:00/20:00,共计4场,每场演出约80分钟,节假日将根据观众预订情况增加场次。每周一闭馆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演出暂停。

“逐光千年,与你相遇”,《只此周庄》,等你相遇。(李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