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建湖分公司认真履行央企职责使命,精准实施数智乡村振兴计划,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建湖县农产品产业现状,搭建“1+5+2+N”数字农业大数据云平台体系,以建湖县特色农产品为主线,以全流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助力打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实现产业链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农业智慧化转型,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移动+农业公司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模式,着力打造数智乡村标杆项目。 

  数智引领农事上云

  “地在哪儿?谁的地?什么地?谁在种?种了啥?产能多少?它涉及用什么?养什么?往什么地方销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建湖县农业农村局大屏上,一系列数据明细赫然在目,新农投陈总指着大屏对建湖移动的党员志愿者介绍:“如今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在建湖各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覆盖,它有助于我们制定合理的政策,通过智能化手段管理农业,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撑力度,推动数字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现代化农业的服务水平。同时解决了农业管理生产人员不足的现象,也提高了农民的数字素质和技能水平,让县里的农民变成‘新农人’,农村变成了‘新农村’,大数据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数智创建智慧大棚

  建湖县建阳逸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果蔬大棚里,暖意融融。为解决非应季作物生产低,土壤使用率低的问题,逸馨公司借用5G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对大棚进行确权管理,掌握大棚区域内种植结构,产量情况,提供产业信息,上市指导。钱先生在大棚内新栽种一批草莓与葡萄,掏出了手机,扫描了一下大棚入口处的二维码,认真填写了栽种的种植信息,“农作物种类,草莓,种植面积10亩;种植时间,3月15日;预计上市时间,6月份……”这个二维码还显示大棚的经纬度,面积,所有者的基本信息。钱先生介绍,“若是产品价格遇到市场低点,可以通过调节棚内温度,推迟上市时间,通过电脑操作营养液系统,实时反馈监测,调节营养液比例,可以24小时不间断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说话间,一位农民来到了另一个种植葡萄的大棚,整齐繁茂的葡萄树,等待着孕育丰硕的果实。据了解,建湖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建“数智赋农”党员突击队,靠前服务,帮助破解基层农业企业服务发展难题。农业大数据将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走势,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等特点,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福利。

  数智下田促产增收

  在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水田映出碧空,秧苗点缀云朵。忙碌的农人用新农具绘就美丽的画卷,一部手机就可以对农田进行远程监控,可以使田间地头的事尽在掌握,通过无人机、遥感器等技术,能识别出土地作物类型,能够通过三维可视场景连接起千亩土地进行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播种、病虫害的防治、产品预测等作业。一幅幅“科技范”十足的场景正在给建湖县高作镇高标准农田示范点的春耕带来了新的变化。“针对植物未知病虫害,现在我们只需通过手机拍摄病态的叶片或果实照片,与农业专家在线交流,就能迅速给出防治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年水稻质量大幅提升,我的经济收入较去年提升了13%。”高作镇高标准农田示范点的农业技术员崔主任点赞不迭。自从运用了农业大数据以来,高作镇农田示范点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建湖移动党员突击队定期上门服务,助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产量和改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数智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九龙口水产品交易市场发往上海的物流车出行,邵老板才得以喘口气,但疲惫的脸上难掩喜悦,“晚收蟹、晨打包、发全国各地,我们24小时连轴转。”发往全国各地的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九龙口大闸蟹,被盐城作为全市唯一的水产区域公共品牌进行打造。建湖移动“惠农”青年突击队的成员王雷介绍,建湖移动为县农业农村局搭建的农业大数据平台结合水资源优势,围绕产、加、储、运、销全产业、流通、消费、全环节数字化,提升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渠道。有效提升了九龙口大闸蟹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凭借信息化手段,提供精细化决策,为农户提供精细化农事服务,为生产标准化,管理可视化,决策精细化提供支撑。建湖九龙口大闸蟹品质更优,“爬”得更远。 

  建湖移动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持续发挥行业数字化优势,加快数智全链条赋能,以更优秀高效的数智产品惠及农业民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朱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