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正式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发生气象灾害的风险较大。入汛以来,黄淮江淮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哪些特点?为何汛期极端天气增多?如何防范汛期极端天气?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项瑛接受了新华访谈的专访。

  新华访谈:春季以来,我国的气候特征有哪些特点?

  项瑛:今年春季以来,全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南方多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北方冷空气次数偏多。全国降水量总体偏多,但空间分布不均。有1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影响我国南方的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影响较重。4月以来,黄淮江淮地区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目前仍存在中度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

  入汛以来,江苏总体表现为暖干的气候特征。江苏的汛期是5-9月,主汛期是6-8月。自5月以来,江苏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降水较常年偏少4.8成,期间出现了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

  新华访谈:今年汛期,华东沿海地区可能面临哪些气象灾害?

  项瑛: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于2024年5月已结束,夏季后期或更晚时段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南海夏季风于5月26日爆发,较常年偏晚。从目前的监测来看,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为西南水汽的输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主要的气象灾害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尤其是城市内涝)、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高温伏旱(出梅后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过程)、台风(北上台风)等。

  新华访谈:为什么一到汛期,极端天气就增多?

  项瑛: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尤其是今年叠加受厄尔尼诺衰减和热带印度洋海温全区偏暖的影响,西南水汽输送强,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偏强,发生气象灾害的风险较大,需做好防御极端事件发生的应急准备和各项防汛、防灾准备工作,重视灾害性天气过程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提高应对城市生命线保障能力。

  新华访谈:今年汛期,江苏地区需重点防范哪些风险?

  项瑛:预计今年汛期江苏全省总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北部较常年偏多1~2成,江淮地区南部和苏南地区较常年偏多2~5成,出现集中强降水时段可能性较大,存在发生局部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等事件的可能。6月中旬中后期之后,江苏将进入一段降水集中期,重点关注淮北和江淮北部地区的旱涝急转,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城市内涝和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出梅后阶段性高温热浪对城市运营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夏季后期尤其是8月份出现台风的概率较大,关注西北行和北上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涝和大风灾害,尤其是北上台风对华东沿海区域的影响。

  新华访谈:针对今年汛期的情况,公众应该如何防范极端天气?

  项瑛:作为公众,针对今年汛期情况,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到对政府灾害管理现状的了解,例如对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含义的了解,不同预警信息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附近的避灾场所分布信息等。二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三是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四是在极端天气来临时,优先考虑室内活动,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五是提前准备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六是如果必须外出,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选择疏散路径,避免前往危险区域。

 

出品人:储学军 

策划:车玉明 

监制:李晓云  

制片人:李由 吴新生

执行策划:于子茹 戚轩瑜

编导:文静

剪辑:徐新萌

摄像: 张可心 徐新萌

设计:陈婕

鸣谢:江苏省气象局

新华访谈 江苏频道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