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苏州狮山横塘街道馨泰社区党委升级“和美馨泰・暖馨家园”党建品牌,整合优势资源,深入践行“党建+睦邻”理念,积极整合发展动能,铆足劲头乘势而上,探索打造邻里和睦的和美馨泰、守望相助的暖心家园,谱写和谐家园“三重奏”。
暖“馨”事,谱关爱之曲
“我要把大家对我的关爱变成学习的动力,等我长大成才后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关爱我的人。”在馨泰社区“小小爱‘馨’家”公益捐赠仪式上,飞飞郑重地接过爱心企业捐赠的冬日暖衣,感激地说道。
自馨泰社区“向馨力”公益基金正式启动以来,公益脚步始终不停,在馨泰社区党委的努力下,汇聚起辖区爱心企业、共建单位、商家、党员、公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团结社会爱心资源,先后完成了“爱的学习机”“85副保暖手套的故事”“一场爱的漫游,帮扶两个家庭”“一张小书桌 我的大世界”和“冬日暖新衣”5个公益“微”梦想。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牵线下,“一张小书桌”项目受助人小雨,与今年“冬日暖衣”受助人飞飞结对,小雨用自身事例鼓励飞飞乐观面对生活,充分发挥受助学生反馈社区、回报社会的作用,打破单向帮扶,探索“公益闭环”。“我们俩有相似的经历,相信在社会的帮助下,飞飞也能战胜苦难,拥抱广阔的未来。”
经过长久的努力,“向馨力”公益基金在帮扶残疾儿童、助力贫寒学子、关注失独老人、关爱志愿队伍等多个方面,切实解决了百姓“心头事”,为困难居民排忧解难。
暖“馨”人,奏暖心之乐
早上8点不到,党员志愿者潘雯敲响了独居老人徐阿姨的家门,同她拉起家常,这样的问候已经持续了5年多的时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1999年,潘雯从企业退休后,先后与30多位老人结对,每天风雨无阻坚持上门,关心他们的生活。说起潘雯,在馨泰社区无人不知,只要听说小区里哪家老人生活困难,哪位老人生活无人照料,她都会主动请缨。长年累月的坚守,把社区的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社区居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让老人亲身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切感动。
同样始于1999年,家住馨泰花苑东大院的樊荣芳开始无偿献血。25年间,樊荣芳已无偿献血浆、血小板近50次。退休后,一直闲不住的樊荣芳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参加小动物协会、为儿童医院的患病儿童捐款、积极献血、自费为小区补种绿化……在社区内、邻里间传递正能量,发光发热。
“这些不算什么”是挂在馨泰社区党员志愿者们嘴边的一句话。社区的和谐运转离不开社区居民,近年来,馨泰社区以社区治理为切入点,提高居民自治意识,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涌现出不少社区能人,他们逐渐成为社区活动和“馨”家园治理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宣传者,树立起社区共同体意识。
暖“馨”团,写和谐之歌
“这些东西不是很贵却很容易坏,拿去修又不划算,本打算扔了,没想到还能修好,真是太好了。”居民王阿姨直夸道。在馨泰社区廉心栈,党员黄德育、王正祥设起了摊,为居民们提供小家电维修便民服务项目。不少住在附近的居民就纷纷将家里损坏的热水壶、电饭煲、吸尘器等家电拿过来请他们帮忙维修。由于现场需要维修的家电很多,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还细心地在每个需要维修的家电上贴上标签,写好对应的居民的姓名,居民们都大赞贴心。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馨泰社区特色的志愿服务队:阳光领袖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三支行动支部,以党员带动群众,每月定期开展便民志愿服务,修家电、理发、配钥匙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不出社区就能解决;孵化馨风尚社创服务中心,“全职妈妈”志愿团队成功转型为社区社会组织,并成功打造了“馨悦一家亲”“缤纷课堂”等为民服务项目,服务居民万余人次。
接下来,馨泰社区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为抓手,依托“和美馨泰 暖馨家园”品牌,深化“老书记工作室”“睦邻文化”“廉心栈”“小小爱馨家”等多个特色项目,形成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治理格局,汇聚涓涓细流,用爱谱写“暖‘馨’三部曲”,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师红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