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越万里,合作开新局。

  在充满希望的初夏时节,从美丽的太湖之滨到浪漫的塞纳河畔,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麓到优雅的莱茵河畔,无锡市代表团带着传承友谊、增进感情、合作共赢的愿望,远赴法国、比利时、德国开展经贸文化交流系列活动。

  9天、3个国家、32场活动、密集拜访近20家跨国头部企业、签约总金额12.4亿美元的34个项目……一连串密集的足迹和丰硕的成果,投射出无锡坚持产业、科技、金融高水平循环的发展模式,释放了无锡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正如远渡重洋的那枚金灿灿的玉飞凤市徽深受海外友人欢迎和喜爱,无锡这座活力之城、腾飞之城,正拥抱世界开创共赢共荣的美好明天。

  产业“兴”,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此次欧洲行,聚力夯实提升“465”现代产业集群,加强与跨国头部企业对接洽谈是“重中之重”。

  做强地标产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以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在法国,代表团与成长型企业普诺飞思成功签约神经拟态视觉传感器项目;在比利时,就深化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进行深度探讨交流;在德国,与高通德国RF360公司签约全讯射频无锡生产基地扩产项目。代表团还与默克集团就加快既定项目建设、拓展合作领域深入交流,双方“越走越亲”,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巩固优势产业,少不了标杆企业鼎力加持。佛瑞亚、奔驰、博世……细数拜访企业名单,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是此行重要内容。“无锡展现了推动高端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我们对双方深化合作充满期待。”博世动力系统事业部总裁托马斯·鲍尔表示,将加快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导入无锡进行本土开发和产业化,携手创造新的精彩20年。

  竞逐未来产业,无锡眼疾手快。储氢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福伊特集团,此次与威孚高科签署高压储氢系统全球合资项目,并将该项目中国基地落户无锡高新区,合力开展储氢瓶技术研发创新、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此行,无锡还积极对接法铁、西门子、威立雅、雅高等领军企业,大力招引地区总部、事业部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推动跨国公司在无锡基地化总部化发展。一座兼具产业生态与创业活力的投资兴业优选地正在加速崛起。

  科创“聚”,创新动能越激越强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开展一系列务实高效合作。

  强化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地位。近年来,一批外资企业纷纷在锡建立运行研发中心。“无锡经济基础好、产业生态好、营商环境好。”法比德考察中,跨国公司高管们无一不对无锡涉企服务竖起大拇指,累计达成研发中心建设意向13个。下一步,无锡还将升级推出促进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专项政策,打造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高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创新之都”鲁汶,代表团见证东南大学和鲁汶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各方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出访期间,我市还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无锡城市风景油画展”,展示城市魅力的同时,吸引更多海外人才集聚无锡、爱上无锡。

  新型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弗劳恩霍夫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代表团考察了直流工业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科研成果,并成功签署直流工业先导实验室及产业化合作项目。走进位于比利时的法兰德斯制造研究中心,为制造业创造附加值的各类研发项目令人大开眼界。错误检测系统、电子监测臂、高速工业相机……各种基于AI算法的视觉识别系统,犹如为大型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穿上“金钟罩”。

  金融“活”,资本市场越拓越深

  远赴欧洲,无锡代表团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推动优质金融资源加持赋能,实现产业增效、项目增量、资本增值。

  无锡-巴黎金融赋能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法国国家工业促进会副主席吉尔·亨利·伽罗表示:“如果一个城市想在异国他乡打开知名度,就应该举办这样的活动来推动经贸合作、吸引企业投资。”中比创新基金在无锡(比利时)商务创新中心揭牌后正式签约,Agio集团作为“实际操盘”的平台公司,其创始人菲利普·范登·布鲁克直言,将与无锡共同孕育好这个“孩子”,通过基金孵化出更多优质创新项目,打造中欧地方经贸合作标杆示范。

  利用开放性金融资本,开展项目引进、成果转化、联合开发,是此行签约项目的一大特色。

  从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大会中国论坛永久会址落地无锡,到把投资目光瞄向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博世中国二期成长基金项目签约,再到无锡、国电投和摩羯基金三方共同设立跨境中欧清洁能源基金,无锡进一步拓宽与欧洲资本市场的合作版图。“碳减排是全球一致的话题,国际间的合作必不可少,我们要让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欧洲的先进技术相互成就。”摩羯基金投资合伙人张可对做好这支基金充满信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无锡正张开双臂,诚挚欢迎海内外广大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基金平台深度融入无锡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开展更加深入、更富成效的对接合作,共同奏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乐章,不断激发“走在前、做示范”的强大动力。(陈菁菁、祝雯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