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自古蕴含崇德向善的人文基因。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近日无锡慈善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通过全面回顾和展示无锡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以及多元的互动形式,积极引导大众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推动社会向上向善力量蓬勃发展。
无锡慈善博物馆位于锡山区荡口古镇中部,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果育鸿模小学旧址的一侧,占地面积约885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041平方米。

(图为无锡慈善博物馆外观,摄影邵丹)
荡口古镇是“江南第一义庄”——华氏义庄的所在地。果育鸿模小学则是华氏族人华鸿模在华氏义庄“耕余书屋”的旧址上捐资创办的荡口第一座新式学堂。“正是因为荡口古镇独特的‘义庄文化’,以及果育鸿模小学的公益办学模式,无锡慈善博物馆才落地于此。” 无锡慈善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博物馆共有三层建筑,外形设计取“上善若水,滴水之恩”之意,表达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慈善理念。馆内一层、二层为基本陈列展和专题展,基本陈列展以“永锡不匮——无锡慈善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全方位展示无锡古代慈善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专题展厅“文教春秋”和“薪火鸿模”则聚焦体现教育与慈善的交融。

(图为游客观赏展品,摄影邵丹)
地下一层临时展厅在开馆期间开设了“慈·善——从手到心的给予”主题展,集聚国内多家知名博物馆的110件珍贵展品,其中包括36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
同时,博物馆还设置了公共空间,供游客休憩、选购文创产品,端午期间策划了古礼表演、诗词主题NPC巡游、端午主题民俗体验、香囊、主题亲子研学等活动,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慈善文化;上线运营“锡善云城”数字平台,以3D数字空间为基础,构建“1+N”的展示体系,将无锡92处慈善遗存以无锡慈善地图的形式展现在虚拟世界,让游客在线上“一站式”参访,沉浸式感受慈善魅力。
据介绍,为充实馆藏内容、丰富藏品形态,在筹建阶段,博物馆曾面向全国征集与无锡慈善相关的古籍、文献、报刊,以及反映无锡慈善思想交流、提供慈善援助的书籍、照片、影视资料和实物等。目前博物馆已成为集慈善文化展示窗口、先进慈善理念教育课堂、慈善名企名人交流平台、公益慈善事业活动阵地和慈善学术理论研究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