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南京市鼓楼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鼓楼区委书记王安伟在讲话中表示,要发挥区域一流的资源禀赋和综合优势,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培优育新,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1+2+3”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和比较优势,在发展质量效益的领先上、产业与科技的支撑上、强链补链延链上主动挑起大梁。

  提升含“新”量,七方面工作挑起大梁

  作为省会功能核心区,2023年鼓楼区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含“金”量满满。会上,鼓楼区委书记王安伟表示,2024年是鼓楼经济站上2000亿元台阶后的第一个年份,全年实现高基数上的稳增长,对全区上下都是不小的考验。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推动贸易业、规上服务业等GDP权重行业持续向好,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等薄弱指标加快回暖,着力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全省、全市挑更重的担子,作更大的贡献。

  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C位”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被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省委、市委对鼓楼发展新质生产力寄予厚望。”王安伟说,这次市委全会给各区都点了题,要求鼓楼着力动能再造,做大做强创新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平台型经济,奋力建设特大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鼓楼区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加含“新”量?王安伟从七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突出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二是突出产业升级,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三是突出低碳转型,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路径;四是突出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机活力;五是突出协调联动,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六是突出人才驱动,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智力保障;七是突出安全稳定,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稳固基础。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赛道

  在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方面,鼓楼区将从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赛道等方面发力。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鼓楼区将推进软件信息产业集群式创新,引导亚信科技等技术关联度高的企业,面向基础通信、电力能源、文化教育等领域“抱团研发”,推出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产品,打造千亿级软件信息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布局热,鼓楼区也将结合区域特点发展低空经济,加快引育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相关企业,支持长江汇等企业围绕低空物流配送等领域加大技术研发应用力度,探索在阅江楼、江豚监测点等景点开发无人机观光线路,打造更多应用场景。

  在抢占未来产业赛道方面,鼓楼区将重点开展三大行动:一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行动,支持驻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建设人工智能技术中心等载体,加快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智慧课堂等领域的应用;二是元宇宙产业“赋能”行动,以区块链产业集聚区、石城实验室等为支撑,加强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元宇宙技术融合创新,拓展声光水幕、AR导购等场景应用;三是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产业“提升”行动,发挥省级通信运营商集聚优势,支持联通产互、移动信息系统集成等6G相关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围绕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搭建未来网络应用场景。

  鼓干劲、聚合力,全力以赴抓落实

  从率先提出税源经济,到成立首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从引进全市第一家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部,到成功培育全市第一幢属地纳税超10亿元的商务楼宇;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92%……一张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鼓楼人的砥砺奋斗。

  如今,鼓楼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站在了新的赛道。王安伟表示,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着力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锤炼能力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的拼搏劲和精气神;二是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基层减负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三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严明纪律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

  大会为全区上下提气鼓劲,为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将区委全会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文表示,将串联全区的优势旅游资源,积极打造Citywalk夜间小剧场等特色文旅品牌,举办长江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发挥外秦淮河鼓楼段水域的优势,建设水上运动中心,促进“赛事+文旅”的新融合。同时,积极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拓展“低空+文旅”新业态,积极打造文商旅消费新场景。

  中央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蓉表示,接下来,街道将主动融入“1+2+3”产业体系,抓住辖区4所全区高校、2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源优势和玄武湖西的地理优势,完善街道科创和商贸文旅产业图谱,重点发力医疗健康和智能电网赛道,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新阵地。(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