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了一线攻坚的经验,在今年分工调整之后,我将继续立足新的岗位职责,结合村情村况,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制定攻坚目标,用‘破圈’思维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思路,让多方力量参与进来,力争推动基层治理‘出圈’共赢!”近日,担任南通通州金沙街道太山村党总支副书记的选调生姚玉铃,在申报攻坚项目时表现得信心十足。她去年参加了全区“激情践‘四敢’ 后浪争先锋”活动,围绕太山村肆叶重工项目建设提速开展攻坚,以街道首个“拿地即开工”的最快速度,有效保障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攻坚项目也成功入选年度优秀攻坚案例。

  近年来,通州区持续深化开展“后浪攻坚”行动,把一线攻坚作为锻炼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手段,通过压实年轻干部岗位锻炼、一线历练,构建年轻干部到一线锻炼、在一线成长、从一线选拔的全链条机制。

  系统谋划强统筹,精细组织建立体系。在区级层面,聚焦重点中心工作,围绕基层党建、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7个领域,首批次张榜公布16个前瞻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攻坚课题,采取“单位推荐+干部揭榜+组织点将”的方式,组织年轻干部主动揭榜领课题、蹲点解难题。在部门单位层面,组织各部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形成重点工程、关键项目、遗留难题“三张清单”,指导本单位年轻干部采取个人或团队方式,自主申报1-2个重点攻坚项目,开展项目立项实施、难度星级评定,确定各领域重点攻坚项目74个,要求制定“攻坚计划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年轻干部立足岗位破题解难。针对年轻干部基层历练、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等问题,统筹岗位建功和一线争锋,将参与专项整治、项目建设等列入攻坚序列,引导年轻干部向中心工作集聚、为项目一线服务、在基层一线历练,实现培养干部和推动发展双提升。

  制度保障强支撑,精确赋能助力攻坚。选聘分管领导、业务骨干担任年轻干部攻坚导师,明确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作风养成等“四个方面”帮带职责。实行月报送、季通报制度,全过程动态跟踪掌握项目推进,定期组织攻坚履榜晾晒,随机抽查核实比例不低于25%,激励先进、倒逼后进,推动进度提速、瓶颈突破。推行“同堂共训、同台共赛、同制共考、同题共答”的“四同四共”比选机制。目前,已举办选调生、优秀青年人才、公务员等不同类型年轻干部担当力提升专题培训5期。定期组织不同板块、条线攻坚项目推磨式现场观摩,举办产业推介、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不同攻坚主题擂台赛、点评会13场,推动面上比学赶超。确定“双提升”考评内容,即年轻干部的工作状态、履职能力是否有效提升,相关工作的实际成效是否有效提升。建立“双互动”考评机制,由各单位对所申报攻坚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自主评估,组织部门组织年度项目验收考核,全面考评项目完成情况,促进攻坚质效有效提升。

  好中选优强导向,精准识别激励担当。组建一线考察专班,通过现场走访、导师点评、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担当精神、专业能力、团队合作、培养潜力等进行综合研判,逐人建立实绩档案。目前,已完成平潮镇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更新重点地块解危除险、通扬运河航道整治等攻坚任务一线考察,采集各类干部信息890余条。深入开展年度优秀攻坚案例推优活动,树立重实绩、看贡献的鲜明导向,选树攻坚一线先进典型,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方面给与优先考虑,营造实干务实之风。建立健全澄清正名机制,在一线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明确干部提拔任用向揭榜破难、攻坚项目、重大工作等一线倾斜,对攻坚行动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纳入组织培养视野,从年龄、专业、能力等角度,有针对性地安排到关键岗位压担历练。近年来,先后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乡村振兴一线提拔54人,真正实现了“让年轻干部到一线去,让优秀干部从一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