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昆山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号牌发放仪式在昆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举行。
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是什么概念?按照昆山常住人口数量测算,平均每2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
那么,昆山汽车保有量如此之多,这个惊人数据的背后,都蕴藏着什么“畅安密码”?
一站式体验·打造最优服务流程
昆山市百万辆机动车上牌车主代表仅用不到30分钟(自机动车进入查验通道开始)便完成了车辆查验、号牌发放等新车登记业务,满意地给出了“五星好评”。而之所以能赢得群众满意和良好口碑,是源于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建成并启用了新的查验通道,整合机动车登记业务,实现了机动车查验、受理、缴费、选号、牌证制作、号牌发放“一条龙”办理,整体工作效率提升65%。在此基础上,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为新能源车辆批量上牌开通“绿色通道”,一次性集中查验、批量受理,全面顺应新能源汽车新赛道的拓展。
为不断满足群众对车驾管服务的新期待,在推动全市25个派出所综合窗口和15个交警中队窗口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基础上,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在12个交警中队和4个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微车管所”,投放了一批“微车管所”一体机,群众可“一站式”办理体检、拍照、缴费、补换领驾驶证等车驾管业务,推动车驾管服务“就近办”“全覆盖”,将优质便捷的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与此同时,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目标导向,变“窗口办理”为“多维服务”,依托本地“鹿路通”平台,打造全天候在线服务车管所,推动更多车驾管业务全程网办、全省通办。据统计,群众等候时间有效减少了59%,窗口预约率达到99%,既方便了办事群众,也减轻了窗口工作压力。
数智化牵引·打通最强大脑感知
道路的通畅程度直接影响市民的出行体验。机动车超100万辆、非机动车达220万余辆,在昆山,车辆出行与道路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全力疏堵保畅,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启用“智慧交通”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平均车速提升15%。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全量接入精准感知设备,打造全域交管感知体系,有效实现城市交通管理“全路网”感知。在全域感知一张网的布建下,累计汇聚基础路网流量、警情警力等五大类亿条数据,通过大数据融合,为交通运行状态精准刻画、分析诊断、趋势研判提供强力支撑。
“道路通畅,我们心里也舒畅多了……”家住城市商圈万象汇附近的市民张女士感慨道。此前,家附近的鹿城路和前进路交叉路口由于车流量巨大,双向没有设置中间护栏,个别车辆逆向加塞造成大面积拥堵。全息路口智能系统发现交通异常后,自动对此区域交通大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和分析,并加以科学运算,总结出“难点”“堵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增加中心隔离护栏、调整了路口车道规划、优化了信号灯设置和配时等措施,从而保障了通行秩序,提高了车辆起步速度。
创新性盘活·打破最全资源壁垒
车辆增多,与之伴随的,是停车难的困境。
针对此难题,昆山市公安局联合城管部门,充分利用“数智公安”赋能城市管理,整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广场现有停车资源,通过错时开放、资源共享的方法,最大限度解决停车位缺口大、需求多的矛盾。科学合理设置停车场出入口和标线,在35处停车场实施共享停车,提供共享车位超过4000个。
“要解决停车难题,必须综合施策,通过便民停车、换乘停车、智慧停车等多种办法,充分挖掘周边停车资源。”昆山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社区巡防队副队长熊国浩处警后深有所感。
与此同时,结合县域轨交线路站点分布,昆山公安配合相关部门在交通换乘点周边建设多个临时停车场,逐步实现公交、轨交、驾车、骑行的“无缝衔接”和“无限换乘”,有力盘活城市“大交通”存量资源,充分摸排一切可利用的停车空间,让停车泊位彻底“活”起来。
此外,公安、城管等部门通过协同合作,依托“鹿路通”城市便民服务App开发出“牡丹停”智慧停车小程序,接入全市动态停车场,集停车导航、无感支付、共享停车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最快时间帮助市民精准找到最近的停车位,助推解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机动车保有量迈过100万辆大关,不仅是昆山城市能级提升的有力印证,也对昆山公安智慧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我们将在智慧公安主导下,通过科技赋能、机制重塑,打造更加畅通、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环境,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藏蓝保障,为城市发展构建更加人性化的交通管理新蓝图。”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戴明明说。(虞启忠 报道员:陶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