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睢宁县李集镇李潘圩村芍药花种植基地,90余亩芍药竞相绽放,迎来盛花期。几千株红、粉、白色芍药花随风舞动,摇曳生姿,散发出缕缕幽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在烂漫花田中尽享“芍药花开香满园”的诗情画意。
这是睢宁县李集镇人大主席团紧盯市场导向,在保持优势农业产业基础上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探索农业多样化发展新路径,引导种植大户、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助力增收的一个缩影。
李集镇李潘圩村芍药花种植基地位于李潘圩村沿老濉河的河滩地,原先由于土地肥力不足,种植收益不多,大都多年撂荒。2021年11月,李集镇人大代表、李潘圩村党总支书记周欣通过多次走访选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实地调研,提出“关于90余亩河滩地改种中草药的建议”。群众有需求,代表有呼声,政府有行动,镇人大收到建议后向镇党委政府及时汇报,交至相关职能部门承办,通过召开协商民主议事会等方式,选取了既能观赏又能药用的芍药种植。2022年5月,首批试种30余亩芍药盛开,引得苏皖两省、泗灵睢三县的游客争相前来“打卡”观赏。
睢宁县李集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孙永远介绍说,芍药花花型鲜艳硕大,雍容华贵,形似牡丹,有富贵和美丽的寓意,深加工之后的花茶和籽粒淬炼产品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同时,芍药根还兼具药用价值,具有镇痉、镇痛、通经等作用。芍药根四年收获一次,一亩地芍药根产量在两千到三千斤,产值可达到1万元。
自芍药种植以来,李集镇各级人大代表到芍药种植地察看长势情况16次,李集镇组织镇农技人员下村指导防病虫害12次,为种植户提供帮助和解决问题共30余次,有力促进芍药产业发展。
“明年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芍药种植面积,将老濉河沿岸建成‘芍药种植观光带’,同时计划发展休闲垂钓等项目,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以花为媒的‘赏花经济’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亮点。”李集镇人大代表、李潘圩村党总支书记周欣说。(车雯雅)